语文复习第五单元

语文复习第五单元

ID:15044933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语文复习第五单元_第1页
语文复习第五单元_第2页
语文复习第五单元_第3页
语文复习第五单元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复习第五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第五单元一、《桃花源记》1、常识:出处、作者又名、字、朝代2、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3、线索、社会理想及评价4、古今异义:鲜美、交通、妻子、间隔、无论、不足、如此5、实词虚词:为、缘、芳草、落英、缤纷、异、穷、尽、得、仿佛、舍、通、平旷、俨然、属、阡陌、闻、悉、并、所、具、先世、率、遂、世、魏晋、叹惋、语、足、既、扶、志、及、诣、果、规、寻、之、其6、一词多义:得、舍、属、之、闻、志7、同义词:咸(皆、悉)延(要)(一)、翻译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

2、水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不足为外人道也。(二)、背诵A、描写桃林春色幽美的句子。B、描写桃源生活环境的句子。C、描写源中宁静幸福生活图景的句子。D、表示源中人与世隔绝原因的句子。E、体现源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F、含有成语“无人问津”的句子。(三)、阅读理解①下面词语中“通”字与“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2分)A.通风换气B.政通人和C.通宵达旦D.博古通今②文章第2段中,作者从

3、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2分)(衣着、神态)③根据文中的描述,准确说明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桃花源的山洞口位于(武陵的一条两岸是桃花林的小溪的水源处)④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鸡犬相闻。”⑤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是:“忽逢桃花林……欲穷其林”⑥对“土地平旷……怡然自乐。”理解正确的是(C)A概括了男女老幼四种人的生活情态。B总写了桃花源人和平的生活环境。C既写了生活气息浓郁的环境,又写出了各类人物的

4、精神风貌。4D画出了美丽的田园风光。⑦源人“见渔人,乃大惊”,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显示桃源与世隔绝久远。)⑧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在中心思想和文章结构上的表达作用。中心思想方面:因为他们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外面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有力地突出中心。结构方面:总结上文,并与前文“先世避秦时乱……不复出焉”相呼应。⑨用一句话概括第三节文字的大意。(渔人在桃源中人家做客及辞去的经过。)二、复习《短文两篇》1、关于“铭”“说”2、文学常识:作者、出处、朝代、元公(谥号)3、解释词语名、

5、灵、斯、惟、德馨、鸿儒、白丁、调、素琴、金经、丝竹、乱、案牍、劳、形、庐、之蕃、李唐、盛、染、濯、涟、妖、蔓、枝、益、清、亭亭、植、亵、焉、谓、君子、鲜、宜、众4、背诵(一)、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何陋之有?(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莲,花之君子者也。(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9)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二)、阅读《陋室铭》①用“/”给下列文字断句(此题不要求加标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

6、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②用原文语句回答A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B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C结尾为突出主旨而引用的孔子的话是“”D写主人生活环境清雅的句子是“,。”③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④本文中表现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⑤《陋室铭》中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7、阅读《爱莲说》①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7、②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牡丹很美,喜欢它的人当然多。B、牡丹花艳,开的花又多,所以喜欢它的人也多。C、牡丹是富贵的象征,所以人们喜欢它。D、这是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讽刺。③下列句子中,用来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德声远播的是(C)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C香远益清,亭亭净植。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④文中具体写莲的美丽外形和可贵品质的一个句子是“予独……亵玩焉”⑤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出……”⑥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⑦作者把莲比作

8、君子,那么君子应是品德高尚的人。⑧文章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菊花、牡丹,其用意是(C)A菊花、牡丹、莲花,各有不凡之处,均是作者大力赞颂的爱物。B“莲”虽美,可是菊花和牡丹更加雍容华贵。C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来衬托莲花的种种美德。D写牡丹来讥讽贪图荣华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写菊花来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