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043554
大小:10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高频电子线路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频电子线路》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添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常用集电极电流流通角q的大小来划分功放的工作类别,丙类功放----------。()(A)q=180O(B)90OfC,即fL=fC+fI,若有干扰信号fj=fL+fI,则可能产生的干扰称为
fC,即fL=fC+fI,若有干扰信号fj=fL+fI,则可能产生的干扰称为
2、--------。()(A)交调干扰(B)互调干扰(C)中频干扰(D)镜像干扰4、调幅波解调电路中的滤波器应采用--------------。()(A)带通滤波器(B)低通滤波器(C)高通滤波器(D)带阻滤波器5、通常FM广播的最大频偏为------------。()(A)75KHZ(B)85KHZ(C)465KHZ(D)180KHZ6、若调制信号的频率是从300HZ~3000HZ,那么,窄带调频时,调频电路中带通滤波器的通频带宽度至少应为:--------。()(A)3000HZ(B)5400HZ(C)600HZ(D)6000HZ7
3、、某已调波的数学表达式为u(t)=2(1+Sin(2π×103t)Sin2π×106t,这是一个---------。()(A)AM波(B)FM波(C)DSB波(D)SSB波8、为使振荡器输出稳幅正弦信号,环路增益T(jω)应为---------------。( )(A)T(jω)=1(B)T(jω)>1(C)T(jω)<1(D)T(jω)=09、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原电路工作正常,若负载电阻加大,会引起-----------。( )(A)惰性失真(B)底部切削失真(C)频率失真(D)惰性失真及底部切削失真10、单频调制时,
4、调频波的最大角频偏△ωm正比于-------------------。( )(A)vΩ(B)Ω(C)VΩ(D)VC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添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相环路锁定后-------------------。()()()()()(A)无频率误差(B)有相位误差(C)能够实现频率的准确跟踪(D)有频率误差(E)无相位误差2、下属于频谱非线性搬移电路的有--------------。()()()()()(A)频率调制电路(B)振幅调制电路(C)检
5、波电路(D)相位调制电路(E)鉴频器3、提高振荡器频率稳定性的措施主要有-----------。()()()()()(A)提高振荡回路的标准性(B)减少晶体管的影响(C)提高回路的Q值(D)减少电源、负载的影响(E)将振荡器放到恒温槽里4、调频和调幅方式相比,具有-----------的特点。()()()()()(A)抗干扰能力强(B)通常用于超短波及频率更高的频段(C)窄带调频时的带宽表达式和调幅是一致的(D)一般认为调频比调幅更易于实现(E)调频被认为是频谱线性搬移电路5、能够实现混频功能的电路形式有------------。()
6、()()()()(A)二极管混频器(B)场效应管混频器(C)三极管混频器(D)模拟乘法器混频器(E)差分对混频器三、填空题。1、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只传输()不传输(),因而同样服务范围的发射机功耗比普通调幅波小。2、振幅解调方法可分为()和()两大类。3、同步检波器的关键是要求插入的参考信号与调制端的载频信号()。4、单音正弦调制的调幅波有()边频,其调制指数m的取值范围是从( )。5、可用于电视、调频广播的甚高频无线电波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依靠()和()传播的。四、是非判断题。判断并用对号和错号表示题意对错,添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7、1、从严格意义上讲,SSB调制为调频调幅波。()2、包络检波除了可用于解调AM波,还能解调DSB和SSB波。()3、当工作频率变化时AGC电路会自动起作用。()4、间接调频的优点是中心频率稳定性高。()5、如果不知道原始调制信号,则在单频调制的情况下无法从表达式或波形上分辨是PM波还是FM波。()6、在串联型石英晶体振荡电路中,石英谐振器可以等效为电感。()7、二极管平衡调幅电路中加适当的直流偏置,就可输出普通调幅波。()8、FM和AM相比,在电能利用上节省,在频带占用上浪费。()9、调频时最大相移与调制信号频率成正比。()10、三极
8、管混频器的时变偏置Eb(t)和时变跨导gm(t)都是本振信号频率ωL的周期函数。()五、分析和计算题。(一)、某振荡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C1=C2=1000PF,C3=200PF,L=0.5mH,1、画出交流等效电路。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