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备课1

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备课1

ID:15034847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01

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备课1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备课1_第2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备课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时目标教学备课授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总第课时教学内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1课时课型新授媒体投影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字词,积累好词佳句。‘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分角色朗读大伯和周恩来的对话,体会人物心理,感受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4.了解20世纪初中国社会现状,对当时“中华不振”有初步体会。重点1,分角色朗读大伯和周恩来的对话;体会人物心理,感受人物精神。2.对20世纪初中国社会现状的了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难点1,分角色朗读大伯和周恩来的对话;体会人物心理,感受人物精神。2.对2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现状的了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模式合作探究教师活动时控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人,介绍时代背景。1.组织谈话: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2.引入周恩来:90多年前,有一个老师也用这个问题问他的学生,结果有个学生对于读书的目的给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答案,这个答案促使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人。他就是周恩来。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他的情况?3.展示旧中国的照片,组织交流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现状。4.导人课题: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的周恩来对于读书目的的认识是——引导学生由“崛起”探讨这句话的意思。、5、导入课文:周恩来立下这个

3、志向的时候和我们差不多大,年仅12岁,是什么促使他产生了这么大的抱负呢?我们来看课文吧。1.大胆发言,说出真实想法。2.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周恩来的生平事迹。3.交流相关资料,认识到那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蹂躏,外国人在我们的国土上恣意妄为。4.齐读课题,并探讨这句话的深刻含义。5.带着好奇心进入课文的学习。由“为什么而读书”引发学生对于读书目的的思索,进而引出课题。对课题意思的分析为后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学过程二、初步读文,整体感知。1.布置自读要求,安排学生自读。要求如下:圈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掌握;思

4、考文章写了哪几件事;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做到有感情地朗读。2.通过各种方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对于一些疑难字词,师生讨论解决。3.指导学生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引导学生明白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确立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系列事件引发了他的成熟思考的结果。三、感情朗读,学习第一部分。1.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合作学习第一部分,要求深入探讨课文的时代背景,理解伯父的话的含义;理解并学会运用“不解”、“打破沙锅问到底”等词语;揣摩文中人物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2.让两三个小组分角色朗读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引导学生由朗读中

5、体会周恩来对国事的关心和他善于思考、凡事要探个究竟的习惯。3.组织讨论:这一部分有哪些内容体现了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1.根据自读要求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梳理文意,体会人物情感。2.疏通本文生字新词,为深入理解文意作好准备。3.根据事件将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6),,第二部分(7—8),第三部分(9—17),认识到周恩来志向的确立有个过程。1.根据教师要求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课文第一部分。2.朗读课文,,由“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体会周恩来对事件的关注;“为仕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

6、?……”体会周恩来不断追问和思考的精神,而伯父的语气则是无奈。’3.讨论,明确:大伯只是要周恩来6,j去租界玩,结果周恩来就一直在;心里询问”为什么。下决心要探出原因,这正晕“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的体现。对课文层次的梳理使得学生对周恩来立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心理历程有初步体会。在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探究人物语气,从而揣摩人物心情,由伯父的话初步感受“中华不振”的事实,由周恩来的话感受其“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板书设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不振:疑惑一目睹一立志作业熟读课文生字课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