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动笔,读再多的书也无用?

为什么不动笔,读再多的书也无用?

ID:15021906

大小:22.3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1

为什么不动笔,读再多的书也无用?_第1页
为什么不动笔,读再多的书也无用?_第2页
为什么不动笔,读再多的书也无用?_第3页
为什么不动笔,读再多的书也无用?_第4页
为什么不动笔,读再多的书也无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什么不动笔,读再多的书也无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什么不动笔,读再多的书也无用?为什么不动笔,读再多的书也无用?【精读君曰】今天,精读君想问你3个问题:写读书笔记,与不写读书笔记,究竟有什么区别?你知道多少种读书笔记的写法?高质量的读书笔记,是怎样写出来的?精读君自2016年11月26日发布《成长日课》,此前已介绍了前12课,分别是目标、输出、成长、资源、学习力、量化反馈、自律、习惯、拖延、时间、选书、阅读质量。今天推送第13课《读书笔记》。《第13课:读书笔记》Q1:为什么要写读书笔记?A:1、输出检验输入。写读书笔记,尤其是根据一个主动阅读者的要求来写,会倒逼阅读者提高阅读质量。可以简单来说

2、,如果读书笔记质量不高,那么阅读质量也不高。2、写作提升学习质量。写作就是学习。写作过程就是认识过程,是走向自觉、完善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是组合素材、斟酌文字、转变角度、整合思想、反思提高的过程。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你读完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记不住什么,也表达不出什么,甚至时间一久,就好像没有读过这本书一—————————————————————————————————————————————————————样。那么,原因很可能是,你阅读的时候主动程度不够,或者是没有通过写读书笔记,将读到的知识整合到你的知识网络。举例而言,杨绛先生在《钱钟

3、书手稿集》的《序》中提到钱钟书如何做笔记,有三点精读君印象很深刻。一愿意花比读多一倍的时间做笔记。“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二是写了笔记后不存书。”他爱买书,新书的来源也很多,不过多数的书是从各图书馆借的。他读完并做完笔记,就把借来的书还掉,自己的书往往随手送人了。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三是笔记写得多。外文笔记,”笔记本共一百七十八册,全部外文笔记共三万四千多页。”中文笔记,“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日札,也就是读书心得

4、,“共二十三册、二千多页,分八百零二则。”精读君不厌其烦地摘引这些数据,其实是强调:写读书笔记的重要性。钱钟书,很多人认为他是天才,过目不忘。杨绛先生却解释说“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以钱钟书之才,仍如此勤于做笔记,何况我辈。Q2:怎样写读书笔记?—————————————————————————————————————————————————————A:1、写读书笔记方法很多,要根据阅读目标而定。①提纲式。以记

5、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②摘录式。摘录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③仿写式。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④评论式。主要是对书中的人物、事件等加以评论。⑤心得式。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⑥存疑式。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备后续弄懂。这些划分只是粗略概括,不只这些类别,不同类别还可以组合使用。每位阅读者,都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目标,来设定自己读书笔记的类型和写法。2、可以参考精读君提供的写作模板来写作。精读君这个模板,主要是针对非虚构类作品。读友可以参照借鉴,并设计自己的表达风格。其出发点是:①完整、系统地还

6、原作者的主要观点和依据,如果没有完整、系统地还原作者的主要观点和依据,就相当程度上失去了评价、批判和学习的意义,就好像堂吉诃德与一个并不存在的敌人战斗。②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内容还原,一问一答能够有效展示观点和观点之间,观点和依据之间内在的因果逻辑,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内容还原;如果问题与问题之间,观点和依据之间,没有强逻辑关系,要么是还原程度不够,要么是作者的阐述存在漏洞。—————————————————————————————————————————————————————③针对作者的观点和依据,尽可能表达自己是否赞成及相应的依据;如果学习只

7、是还原,没有自己的评价,就难以整合到学习者的知识网络中,阅读就难以发挥最大的产出。这种读书笔记比较费时,对于值得精读的书,可以采用这种写法,当然也可以适当做些简化。附:《超级快速阅读》第一章第一节阅读笔记(P4-P16)本节作者回答了5个问题:1、阅读之前是否需要做准备?2、为什么要进行逻辑梳理、宏观定位?3、为什么阅读之前不准备的习惯难以改变?4、如何梳理书籍脉络、明确宏观定位?5、为什么快速浏览、制作视觉卡片能使阅读更加高效?问题1:阅读之前是否需要做准备?作者观点:是的,作者认为阅读之前需要做准备。不做准备,从的读法是不科学的。准备工作是梳理

8、书籍的逻辑脉络,明确在所属学科知识网络的宏观定位。以《超级快速阅读》为例,其逻辑脉络和宏观定位图如下(略)我的观点:我同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