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文档

ID:15003267

大小:17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31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文档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文档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文档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文档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文档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1)  第五篇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名词解释  西昆体  1、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4、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昆体功夫  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  一、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二、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愽绝丽”之风。  三、

2、大量用典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  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  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

3、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2012年自

4、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2)  第三章苏轼  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一、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二、记叙文包括碑传文、记体文及文赋等,而以其中的山水游记和亭台楼阁记为代表。凭借议论为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善于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赏会与人生哲理领悟之间的融合。山水游记,如前、后《赤壁赋》,表现出借景

5、立论的特点。亭台记,如《喜雨亭记》先叙为亭作序之由,次则记雨,再渲染人之喜乐,文章如水波层层荡开去,文理自然。记叙文多数是文学性散文,将叙述、描写、抒情错杂并用,随意挥洒。  三、小品文,篇幅短小、写作随意的书札、题跋、杂记和随笔为主要文体样式,最能反映作者的真性情、真思想。杂记和随笔、记述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见闻和感受,如《记承天寺夜游》。这类小品文,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写作特点是信手拈来,漫笔写成。  苏轼散文总的艺术特色是:  一、“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二、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如《前

6、赤壁赋》  三、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苏轼诗歌的内容:  按题材内容,苏诗大体可分为:  1、社会政事诗:反映民生疾苦和时政得失的诗篇,如《荔枝叹》。  2、山水景物诗:将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写景中的抒怀遣兴之作,写流动景色的《江上看山》;写奇幻烟云的《登州海市》;写景寄怀升华的人生感悟日哲理高度,或寓有浓厚的身世之感,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  3、和陶诗:寄情山水,以自适为趣的意味更浓,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平浅而有深味,在艺术上把握了陶诗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特色,能够将亲身经历的生活场景予以真切、平淡自

7、然的描写,达到了“神似”陶诗的地步。  4、题画诗:把画景转化为诗境,善于写出画面的动态,并就画意进行艺术联想,揭示画外之韵味,如《惠崇春江小景》。2012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3)  试叙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1、“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多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气格贯穿,如《石鼓歌》。“以文为诗”实际上靠以才气为诗而获得成功。  2、丰富的比喻,也称“博喻”,如《百步洪》。  3、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与出色的文字表现力,平凡事物,一经其手写出,给人以触处生春之感,如《汲江煎茶》。  4、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善于

8、使事用典。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而且风格多样,七绝清丽精美,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苏诗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