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000019
大小:13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31
《醴陵陶瓷艺术家张世杰的艺术人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张世杰男,1960年生于湖南醴陵,醴陵釉下五彩山水陶瓷画艺术家[1]。自小师从其舅父——中国画家理事、吉首师范大学许业延教授门下,1986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中教一级教师,擅长山水花鸟人物画,对传统的山水、易经颇有研究,易学和山水画的结合以及原创的作品题词,使得其作品独具一格。多次在《潇湘文艺》发表画刊和散文,并多次与其师许业延教授合作釉下五彩张家界风景画,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2012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五彩风华》[2]对其山水画作品及艺术事迹做了特别报道。陶瓷评论人谢九千在《风生水起五行中——醴
2、陵山水易经陶瓷画艺术家张世杰山水作品的文化内涵》[3]一文中,专门撰文给与其的评价。其论文《浅谈山水画作品和陶瓷绘画艺术的审美与创新》等多见于专题读物上,作品多次在陶瓷行业协会评选中获奖,在省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2014年9月,选入《中国艺术与收藏》杂志社“工艺美术大师”名录[3]。基本信息栏中文名:张世杰民族:汉出生地:湖南醴陵出生日期:1960职业:陶瓷艺术家毕业院校:湖北大学美术系主要成就:山水易经画,陶瓷绘画代表作品:《隐居图》、《日方生》、《岁松》《山暝》、《水逝》、《雾雨浮空》目录人物经历艺术风格
3、人物荣誉艺术主张人物评价人物展会人物经历张世杰是湖南醴陵人,醴陵山水易经陶瓷画艺术家,自小师从其舅父——中国画家理事、吉首师范大学许业延教授门下,1986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中教一级教师。艺术风格张世杰是埋头瓷艺、低调创作的醴陵山水易经陶瓷画艺术家,自小酷爱陶瓷绘画,师从其舅父——中国画家理事、吉首师范大学许业延教授门下,1986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从艺四十余载,擅长山水花鸟人物画,对传统的山水易经颇有研究,易学和山水画的结合以及原创的作品题词,使得其作品独具一格。其山水作品具有由近景向远景发展
4、的趋势,具有“龙脉”的气势,有浑有碎,有断有续,有隐有现。龙脉清晰,青白分明,繁复而不失杂乱,使众多的景物有了秩序。张世杰擅长处理画中“起、承、转、合”的众多关系,形成了张世杰独特的绘画原则,并在这种“原则”中,让观赏者体味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张世杰在构图画面上根据易学理论特意在山水深远、高远、平远的视觉观感中赋予的文化内涵,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而平远之色有明有晦。而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显得缥缥缈缈。身在其中的人物,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高
5、大。而画面里的民居之所在位置,同样符合“易经”学说当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说,一眼看上去,就有风生水起,龙腾云涌之祥瑞。这是张世杰作品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也正是这种文化内涵使得张世杰的山水易经陶瓷画风在醴陵自成一家[3]。人物荣誉中国画《牡丹》荣获深圳市大芬中国画参展理事评选三等奖[4]《笔筒》在湖南省首届优秀陶瓷艺术作品评选中荣获银奖[5]艺术主张张世杰谈山水画作品和陶瓷绘画艺术的审美与创新山水画讲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居住环境、山水起源的生态、作者的文化和心理内涵。无论是传统绘画还是陶瓷艺术都离
6、不开自然审美及其美学思想、基础多源于作者对自然的崇拜与信仰。在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中、在其表现手法及形象塑造上,都离不开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审美观和哲学观,对其客观存在的食物观察中,通过采用以小观大、小中见大的方法,渗透出人们的社会意识。在作品中的构思,主要讲究整件意境,意境可谓山水画中的灵魂,它经过提炼、加工,并融入作者的个人思想感情,最终达到景中有我,并借此抒发情感意识的境界。作品多以方里人家、山川自然的主要题材,从自然界的风景到陶瓷中的山水绘制之美,人们审美的意境也开始升华、演进。造型上山水作品不拘于表面的相似
7、,但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包括先期的神仙思想以及后来的道学、佛学、玄学和一直都被世人推崇的阴阳五行等古代哲学、美学都从多角度地论述了“天人合一”的思考。这一思想体现于山水画作之中并将人与自然试图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张世杰浅谈山水陶瓷作品的审美纵观中国山水画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个朝代的著名山水画家,他们对山水景物中的神与形韵感悟和体验都不同于常人的理解,对山川景物的感受更是真切和深入。因为这些不同画家独特的内心感受,所以形成了如今不同的山石结构以及不同的笔墨程式的山水作品,给我们留下了形态各异、多姿
8、多彩的山水画。这种用作书法画家情感的山水创作,一般都通过画家浓淡的笔墨、虚实明暗的呼应、物体形态和气势开合给人营造画家心中的那份气象万千、意境幽深的胸中丘壑。加上书画一体的完美文字和每一幅画独特的诗词韵味和极富装饰性的、宏大的笔调给读者一种“一览无余”的浩瀚之感。现代画家当然以洋为中用〈中西结合〉,古为今用〈仿古画〉为独特,加之之前住宅的改建,画面在平衡不平衡之间,突破了传统的更迭与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