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a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和重组

7 a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和重组

ID:1499181

大小:899.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7-11-12

7 a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和重组_第1页
7 a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和重组_第2页
7 a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和重组_第3页
7 a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和重组_第4页
7 a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和重组_第5页
资源描述:

《7 a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和重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重组第一节基因和产物的符号细菌:表型野生型Gal+,突变型Gal-或Gal;基因型野生型gal+,突变型gal-或gal人类:表型野生型TK+,突变型TK-基因型TK+,突变型TK-产物TK动物:表型野生型Tk+,突变型Tk-基因型Tk+,突变型Tk-产物TK第二节细菌转化在细菌中遗传物质有三种转移的形式:转化(transformation),转染(transfection)接合(conjugation),性导(sexduction)转导(transduction)共同特点是:(1)单方向转移;

2、(2)产生部分二倍体(partialdiploid);(3)基因只有整合到环状染色体上才能稳定地遗传。接合(conjugation)是DNA从细胞到细胞直接转移。转化(transformation)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裸露的DNA。转染(transfection)对裸露的病毒基因组DNA/RNA的吸收。(在动物细胞中,从周围介质中吸收任何裸露DNA都称为转染。在酵母和植物细胞中导入裸露的DNA可以称为转染或转化)转导(transduction)通过病毒颗粒介导将染色体或质粒DNA转移到细胞中。普遍性转导:宿主DNA片断

3、可能取代病毒基因组被包装在噬菌粒中(1)载体为P1,P22噬菌体;(2)经错误包装宿主DNA片断和同源重组;(3)转移任何片断。特异性转导:宿主DNA共价地加入到病毒基因组中(1)载体为λ噬菌体;(2)经特异位点整合或同源重组;(3)转移特定的基因.第三节细菌的接合一、E.coli接合的发现1946年莱德伯格(Lederberg,J.)和塔特姆(Tatum)发现细菌的接合(conjugation)。细菌接合是指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遗传信息从供体单向转移到受体的过程。塔特姆(1909~1975)莱德伯格(1925~)两大

4、难题:⑴a+b-×a-b+→a+b+(10-7)和回复突变频率相近,难以区别。(2)E.coli杂交产生重组频率为10-7,筛查重组子的工作量太大。解决的方法:(1)使用多重突变型(multipleauxotrophs)(2)是采用基本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A品系:met-bio-thi+leu+thr+(thi:硫胺素B1)B品系:met+bio+thi-leu-thrAA+BB洗涤基本培养基met+bio+thi+leu+thr+质疑:⑴细菌的杂交实验获得的重组子可能是转化的结果。⑵培养基中含有某些代谢产物,混合后这些

5、产物互相补充了对方的不足而得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二、单向转移与F因子1952年海斯(W.Hayes)大剂量链霉素A品系无影响大剂量链霉素B品系阻止了重组提出异宗配合(heterothallic)意外的发现:三.致育因子(fertilityfactor,F)(1)有F因子的细菌称为F+,细菌增殖时可把F因子传递给后代。(2)没有F因子的细菌称为F-,F+细菌经吖啶橙处理而丢失,成为F-。F因子一经丢失,细胞中便不再出现;(3)F+可以和F-杂交,而不能和F+杂交;(4)F+×F-杂交后代常为F+,但无重组体。(5)F+

6、×F-杂交可以10-7频率获得重组体后代。但后代皆为F-。四.高频重组(Highfrequencerecombination,Hfr)1951年Cavalli发现用氮芥处理F+然后将处理后的F+×F-1954年Hayes也分离了Hfr品系,发现:(1)Hfr使重组能力增加,但无传递F因子的能力,Hfr×F-F-(2)Hfr只能将供体基因组的一部分传给受体,Hayes的解释是Hfr的F因子发生了永久性改变。F+×F-重组子此称为Hfr10-4五.Hfr和F因子的关系1.F因子的结构(1)重组区;(2)复制区:2个复制起点

7、;(3)接合转移区:33kbF因子(F-factor)转重移IS3δ组IS3区区OIS2POriTOriV复制区2.结合的过程:(1)F纤毛(Fpili)的合成,由纤毛素(pilin)蛋白构成,接合管仅使细胞初步接触;(2)转移启动转移起始区(transferorigin,OriT),滚环复制;(3)单链转移,复制,或重组。3.F因子的整合特点F有多个整合位点,主要在IS3处;E.cili染色体上有20个以上的整合位点;双向整合,整合通过a.IS3等同源重组;b.转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