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96299
大小:7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2
《木方 立杆 承载力的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木方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25.000×0.120×0.300=0.900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12=0.300×0.300=0.090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2=(1.000+2.000)×0.300=0.900kN/m静荷载q1=1.20×0.900+1.20×0.090=1.188kN/m活荷载q2=1.4×0.900=1.260kN/m2.木方的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
2、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2.203/0.900=2.448kN/m最大弯矩M=0.1ql2=0.1×2.45×0.90×0.90=0.198kN.m最大剪力Q=0.6×0.900×2.448=1.322kN最大支座力N=1.1×0.900×2.448=2.424kN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4.00×7.00×7.00/6=32.67cm3;I=4.00×7.00×7.00×7.00/12=114.33cm4;(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f=0.198×106/32666.7=6.07N/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
3、,满足要求!(2)木方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3)木方挠度计算最大变形v=0.677×0.990×900.04/(100×9500.00×1143333.4)=0.405mm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250,满足要求!6三、托梁的计算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取木方的支座力P=2.424kN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q=0.061kN/m。托梁计算简图托梁弯矩图(kN.m)托梁变形图(mm)托梁剪力图(kN)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695kN.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F=8.099kN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V=1.2mm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
4、面抵抗矩W分别为:W=8.00×8.00×8.00/6=85.33cm3;6I=8.00×8.00×8.00×8.00/12=341.33cm4;(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f=0.695×106/85333.3=8.15N/mm2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顶托梁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4435/(2×80×80)=1.039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60N/mm2顶托梁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顶托梁挠度计算最大变形v=1.2mm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900.
5、0/250,满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上部荷载没有通过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无需计算。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NG1=0.128×10.830=1.382kN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双排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6(2)模板的自重(kN):NG2=0.300×0.900×
6、0.900=0.243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25.000×0.120×0.900×0.900=2.430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4.055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1.000+2.000)×0.900×0.900=2.430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1.20NG+1.4NQ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8.27kN——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
7、径(cm);i=1.60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24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4.49——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l0——计算长度(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l0=k1uh(1)l0=(h+2a)(2)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85;u——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