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矿产调查报告报告编制提纲

地质矿产调查报告报告编制提纲

ID:14958664

大小:8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31

地质矿产调查报告报告编制提纲_第1页
地质矿产调查报告报告编制提纲_第2页
地质矿产调查报告报告编制提纲_第3页
地质矿产调查报告报告编制提纲_第4页
地质矿产调查报告报告编制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矿产调查报告报告编制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区地质矿产调查报告编写提纲第一章绪言一、工作目的和任务简述历年任务书,任务要求,主要工作内容及目标。二、位置交通及自然经济地理概况位置交通:说明工作区范围及拐点座标,所在县城市的方位、直距,矿区边界和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的车站、码头、机场的里程。插图交通位置图自然经济地理:概述工作区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海拔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区内气候特征、降雨量、蒸发量情况,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简述工作区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

2、工业、农业、牧业等。三、以往地质工作评述简述工作区历年来所进行的地质、物探、化探等各项工作,按时间先后简述其工作情况、投入的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并对其成果质量和勘查、研究程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一)以往基础地质工作(二)以往矿产勘查工作(三)以往其它地质工作四、本次工作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果说明工作起止的年月、简要经过、各项地质工作条件及研究程度概况,完成任务情况。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列表说明)、投入的资金总额、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一)矿产地质填图(二)地球物理勘查(三)地球化学勘查(四)遥感地质调查(五)

3、矿产检查(六)综合研究工作第二章成矿地质条件一、区域地质背景以1:25万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简明扼要地说明工作区所在构造中位置,简述区域出露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一般地质情况,特别提出对于区域内对矿田(床)成因有影响的地层、构造及岩浆岩各类、特征及分布。主要有与铁矿有关二叠纪吞龙共巴组、三叠纪日干配错群,与铬铁矿有关侏罗纪-白亚纪沙木罗组、侏罗纪木嘎岗日群。重点详述与铁矿有关与拉热拉新超单元。对班怒带的北界断裂,班怒带南带构造带特征进行叙述。附:区域构造位置图二、地层首先说明区内地层分区,简述区内地层的发育程度、分布概况

4、、介绍本区地层系统。然后自老到新将各地层单位按界系统顺序分别描述,重点总结区域地层时空分布特点,建立区域地层格架和模型,进而论述地层序列形成的环境,结合其他地质作用,建立区域沉积盆地形成演化模式。(可附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和不同沉积环境相剖面结构类型图、沉积岩相组合类型图,各时代沉积层序对比图,沉积层序及海平面变化图,各时期岩相古地理图。区内发育较好研究详细的时代附区域地层格架图,相模式图,综合区域层序地层柱状图,盆地演化模式图;可视需要附有关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图解等)。附:地层分区图,测区地层单位划分简表(一)晚石炭世-早二叠世

5、吞龙共巴组(P1t)介绍地层发育程度、分布范围、总体的岩性岩相特征、标志层、含矿性、古生物、厚度和接触关系等。1、岩性特征或剖面描述 2、沉积环境分析 3、时代讨论(二)晚三叠世日干配错群(T1R)同上介绍地层发育程度、分布范围、总体的岩性岩相特征、标志层、含矿性、古生物、厚度和接触关系等。增加测区的划分,沉积环境分析应分三个段的讨论沉积环境演化特点。 (三)侏罗纪木嘎岗日群(J1-2M)同上 (四)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J3-K1s)同上介绍地层发育程度、分布范围、总体的岩性岩相特征、标志层、含矿性、古生物、厚度和接触

6、关系等。增加测区的划分,沉积环境分析应分三个段的讨论沉积环境演化特点。 (五)晚白垩世竟柱山组(K2j)同上(六)古-始新世美苏组((E1-2m)同上 (七)古-始新世牛堡组((E1-2n)同上 三、岩浆岩(侵入岩和火山岩)首先说明区内岩浆岩总体状况,岩石、脉岩的种类及发育程度,分布范围。可列表介绍区内各岩体的名称、产状、岩相、侵入时期、规模;然后按从基性-超基性岩、中酸性岩和脉岩,按形成时代由老至新分述各时代侵入岩的特征,出露面积、岩体(群)数量产出部位、规模、形态、产状;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原生构造和次生变化、接

7、触关系;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蚀变、内外接触带特点,岩性岩相划分等。并以研究较详细的岩体为例,反映岩浆岩特点。综合各种资料,结合野外特征,探讨与岩浆活动有关的大地构造环境。(一)侵入岩简述调查区内各类侵入岩的规模、产出地质位置、形成时期、产状及岩石类型和各自所占比例。然后分节或分段详细叙述每一岩体的下列特征:1、地质特征2、岩石学特征3、组构、节理、脉岩、岩墙及包体发育情况和产状变化规律。4、内蚀变作用和外接触变质作用5、岩体的侵入深度、剥蚀程度及物理化学环境和侵入机制等。综合对比各时代岩石或序列特征,对各论部分具共同性

8、的问题紸综述。若属隐伏岩体的预测等可在此部分叙述。可按下列内容:1、各时代或序列侵入岩的特征对比和演化特点2、侵入岩的成因3、岩体的就位机制4、隐伏岩体的预测5、综合上述特征建立区内岩浆活动形成演化环境的认识,为区域地质发展史的重塑提供依据。附侵入岩分布图、主要岩体剖面图、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