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95410
大小:2.70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7-11-12
《政治学习(规划纲要、创优争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电子工程系2010年9月15日第一部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规划纲要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7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重要讲话,刘延东同志作总结讲话,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对今后十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总书记、总理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1)主题: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主线:遵循规律、科学发展。优先发展教育,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简言之就是坚持20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突出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同教育体制改革有机结合。强调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
3、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教育开放等。总书记、总理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2)在体系设计上,明确育人为本中的“人”,不仅涵盖学龄人口,而且包括全体公民,学习不仅在校,而且贯穿人的一生,教育不仅满足社会需要,更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在观念导向上,倡导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终身学习观念,把这些观念贯穿教育全过程、贯穿社会各行各业。在领导责任上,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把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发挥教育重大作用作为检验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是否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总书记、总理重要讲话和教育
4、规划纲要精神(3)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五、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今后十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一个目标体系六个协调发展十大工作任务十大计划项目一个目标体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构
5、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稳步提升。(在学总规模:3550万,毛入学率: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20%)——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等学校师资队伍水平显著提高。——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升。——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成为世界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六个协调发展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统筹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统筹高等教育质量、结构、特色、成效协调发展;
6、以突出办学特色为指向,统筹各类型各层次各办学性质高校协调发展;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统筹各层次各门类人才培养规模和比例协调发展;以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为重点,统筹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统筹普通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十大工作任务一、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二、构筑科学研究战略高地三、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五、促进高等学校办出特色六、统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七、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八、提升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九、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十大计划项目一、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三、卓越医生
7、教育培养计划四、农科教合作基地建设计划五、创业教育与自主创业计划六、专业目录修订与自主设置计划七、“质量工程”二期建设计划八、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计划九、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十、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制订并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启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遴选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引导各地实施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推进地方政府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实现行业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相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