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下生境闽楠生长影响及表型可塑性

不同林下生境闽楠生长影响及表型可塑性

ID:14924065

大小:9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1

不同林下生境闽楠生长影响及表型可塑性_第1页
不同林下生境闽楠生长影响及表型可塑性_第2页
不同林下生境闽楠生长影响及表型可塑性_第3页
不同林下生境闽楠生长影响及表型可塑性_第4页
不同林下生境闽楠生长影响及表型可塑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林下生境闽楠生长影响及表型可塑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不同林下生境闽楠生长影响及表型可塑性-农学论文不同林下生境闽楠生长影响及表型可塑性王金盾(福建省三明林业局,福建三明365500)摘要:为合理配置林下闽楠更新层,在福建明溪对不同林下生境10年生闽楠的生长表现及表型可塑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林下生境对10年生闽楠的生长有着显著性影响,在促进闽楠生长方面,林隙>林冠下,林下生境的选择与配置是林下闽楠人工林培育关键措施;(2)林下生境对闽楠植株形态有着显著性影响,表现出强烈的表型可塑性。林隙生境对闽楠的冠长及树冠率影响明显大于林冠下;(3)林下生境未显著

2、改良闽楠的树干生物量分配比、树根生物量分配比及冠根比;但林隙生境的皮、枝、叶生物量分配比显著高于林冠下生境,有着强烈的表型可塑性。表明在适合闽楠生长的林隙生境下,闽楠通过增加皮、枝、叶生物量分配比,采取快速的资源获取而促进生长的策略;在不适宜生境时则通过减少枝、叶生物量分配比,采取保守生存策略,进行缓慢的资源获取和消耗策略。关键词:闽楠;林下生境;生长;表型可塑性;生物量分配比;林隙中图分类号:S718.51,S725.7,S792.24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2014-05790引言闽楠(Phoebeb

3、ournei)作为中国南方主要造林珍贵树种[1],是针叶林下更新的理想树种之一[2]。针对其祼地造林成效差、培育周期长等问题以及针叶林分结构简单、生态功能低下等现实,为此,课题组尝试采用人为措施,在针叶林下进行闽楠更新培育,期间形成针叶树-闽楠复层林分结构,达到修复生态功能和缩短培育周期的目标。当前有关闽楠研究大多围绕种苗繁育[3-5]、遗传育种[6-8]、光环境影响[9]等方面进行。有关闽楠针叶林下更新培育方面的研究较少[10-12],且在林下生境对其生长的影响以及表型可塑性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林隙和林

4、冠下等林下生境类型普遍存在针叶林内的。不同林下生境在光照、水分以及养分条件有着明显差异,生境的异质性必然导致生长在那里树木的差异。如何合理选择、创建和维护理想林下生境对于林下更新层培育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往往直接关系到林下更新培育效果与成败。不同树种因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差异,对理想生境的要求不同,对生境的响应机制与变化亦不尽相同。进行闽楠不同林下生境生长影响及表型可塑性的研究,探明其规律,对于指导闽楠在林下更新培育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福建明溪,选择林隙、林冠下等2种林下生境,研究分析其对10年生闽楠

5、生长影响及表型可塑性,进而为合理林下生境创建、维护和配置等提供科学依据,旨在为闽楠在林下更新培育提供技术支持。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区概况试验区位于武夷山脉东南侧,属中亚热带季风气侯,年均温17.8℃,极端高温39℃。极端低温-11.0℃。年均降水量1782.5mm。海拔在500~800m,土壤红壤,土层深厚。试验地点为福建省明溪国有林场城关狗谷岭工区31林班4大班1、2小班,1960年人工营造马尾松大径材林。试验地于2002年进行抚育性间伐后,伐后马尾松保留密度在354~384株/hm2,林分郁闭度0.

6、5~0.6。于2003年2月进行人工栽植闽楠,种植密度为1500株/hm2。试验地内的闽楠所处生境差异较大,既有空旷、开阔地的林冠林隙生境,又有乔木茂盛、枝叶繁密、郁闭度较高的林冠下生境,将生境分为林隙、林冠下(郁闭度为0.7~0.8)2种不同的生境。1.2调查与数据测定1.2.1生境处理选择2012年12月进行调查。调查时选择面积约为50m2林隙作为林隙生境处理;选择水平方向毗邻,上层林分郁闭度为0.7,林内透光度约为30%的林冠下生境,作为林冠下生境处理。2个生境处理的坡位、坡向、土壤肥力一致。1.2

7、.2生长性状调查分别随机选取林隙、林冠下生境中生长正常的、树龄为10年的闽楠各10株并作好标记。每木用围径尺测量胸径、树高及枝下高、冠幅(CW)用钢卷尺测量。测定所选树的树高、枝下高、水平冠幅、上下冠幅、胸径,分别根据冠幅=(水平冠幅+上下冠幅)/2,树冠长度(CL)=树高-枝下高,树冠率是树冠长度与树高比值,树冠圆满度(CFR)是冠幅与树冠长度的比值,计算出冠幅、树冠长度、树冠率和树冠园满度。1.2.3生物量调查现场直接测定闽楠的干、皮、枝、叶、根各部分鲜重,抽取样品带回实验室在105℃下烘干测定含水率

8、,换算为各器官生物量[13]。1.3数据处理与分析单株材积计算采用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1988年编制的福建省阔叶树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公式V=0.00005276D1.882161H1.009317。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林下生境对闽楠生长性状的影响将不同林下生境10年生闽楠有关生长性状指标统计分析,结果列于表1。由结果(表1)可知,生长在不同林下生境的10年生的闽楠生长性状存在极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