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

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

ID:1491443

大小:661.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7-11-11

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_第1页
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_第2页
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_第3页
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_第4页
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国家观与爱国主义之演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的国家观与爱国主义提要中国古代的国家观国家观与天下观中国的爱国主义的特点与形式“家天下”体系下的忠君思想与爱国主义反侵略成为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以汉文化为核心的爱国“国家”的含义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在这个定义中,一个国家没有具体的边界;国家也指那些享有共同领土和政府的人民,如世界上大多数的多民族国家。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地理范畴,国家是指被人民、文化、语言、地理区别出来的领土;被政治自治权区别出来的一块领地;一个领地或者邦国的人民;跟特定的人有关联的地区。从狭义的

2、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征,它是一种拥有治理一个社会的权利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内拥有外部和内部的主权。为什么会有国家?关于国家的起源,不同时代,东方西方学者持不同观点,至今最广为大众接受的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恩格斯指出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原始社会制度瓦解是个逐渐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家庭私有制的出现和奴隶阶级的形成是国家产生的前提。另一种观

3、点:国家是在市民社会中逐渐生长起来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被人创造出来的。国家是人类互助自保求存组成的最高层次的共同体。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patriotism)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这里的“祖国”可以是一个区域或者城市,但是爱国主义一般用于某个国家或者联邦。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基本精神,是有国有家者普遍具有的一种情感和道德准则。但是,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有具体的对象、内容、形式。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其表现形式广泛。1

4、.中国古代国家观与天下观中国古代有“天下”的称谓,也有“邦”、“国”、“国家”的称谓。“国家”和“天下”的概念交叉较多,但是“天下”的概念相对具有更多的社会意义和公共性。这是古代爱国仁人志士乐道“天下”、常将自己的使命感与“天下”相联系的原因。至于“国家”,其具体政治情境决定它只是爱国主义的内涵之一。天下观起源于先秦时期《,诗·小雅·北山》所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即指此。按照天下观的思想,这一自然疆域内的所有土地都是天子的领地,所有人民都是天子的臣民,并不存在一个与中原王朝对等的国家实体,因此也就没有明确的边界

5、的概念(但是有边疆的概念,所谓边疆,仅指处于中原王朝边缘的地带),在理论上和法理上都与近代国家之间的边界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春秋时期的先哲们考虑的“善治”是以“天下”为本位的。以《老子》为例,五千言中“天下”涉及29章,共出现55次,“国家”仅出现2次。孔子、墨子、庄子、孟子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家,他们的政治视野是以全天下大局为范围的。“國,小具也,可以小人有也,可以小道得也,可以小力持也;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國者、小人可以有之,然而未必不亡也;天下者,至大也,非

6、聖人莫之能有也”(《荀子·正論篇》)。封闭的地理条件和华夏中心观导致“国家”的概念被矮化模糊化,爱国主义以“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形式表现。中国是一个东亚大半岛。——《房龙地理》天下观的发展夏代一般被认为是天下观产生的开端商代的天下观并不明确,但也有类似的“四方”概念。周以后,周人的控制范围进一步扩大,并通过封建诸侯王到各地去进行区域控制。在这一扩张过程中,周人与周边民族的差距明显加大,显示了武力之外的文化上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周人开始形成比较明确的天下观,因此才产生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一统看法。秦朝建立

7、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现代意义的国家),但未有强大的外来对手,且时间较短,并没产生国家观。秦汉至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是天下观付诸实践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正值汉文化的上升期,同时,周边地区尤其是北方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也不断完成统一,同样处于扩张期。因此,这一时期的主基调就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之间的冲突。在这一过程中,中原王朝大体处于强势,即便有时被迫与周边民族政权媾和而确定双方边界,但在天下观的潜在作用支配下,中原王朝并不能从法理上对周边民族政权予以认可,双方之间的边界,更多的属于不同政权之间的实际控制线,而非

8、国家意义上的边界。宋至清(前期)。这一时期是天下观转型的历史阶段。一方面,传统的天下观受到越来越多的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挑战;另一方面,由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形成的王朝又在某种程度上极力证明传统天下观的存在。前者如宋、明,后者如元、清。“天下观”影响下的中国古代爱国主义封闭的地理条件和华夏中心观导致“国家”的概念被矮化模糊化,爱国主义以“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形式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