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901458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0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相对于物质文明的建设,社会对未成年人特别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已经滞后了。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西方文化的汹涌而至,各种不健康的观念极大地冲击着未成年人的思想。就目前而言,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所面临的问题日益严重且在不断增多。从客观上看,近年来国内外情况的深刻变化,使小学生成长的环境更加复杂了,他们的思想品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为了更好地解决小学生思想品德教
2、育问题,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如何使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成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有必要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进而分析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75-01 1.引言 人而无德,生而何益。思想品德是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客观评价标准,同时思想品德对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能力起定向作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3、好坏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进入小学的儿童,随着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道德问题。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关键是要认真做到言行一致、校内外一致。言行不一致的存在,是因为小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以及习惯或道德行为的形成需要一定数量与强度的实践训练。 2.我国目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 2.1对小学思想品德重视程度不够 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不足的最主要体现者为相关教育政府、学校和父母。在有些地方教育部门和小学过分注重学校的升学率和成绩比拼,中国的
4、父母很多时候就是虚荣心太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儿女要求非常的苛刻。同时,他们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的要求非常高。现最终结果就是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不停的在学语数外,刚学后又被父母逼着去上辅导班,学校和父母以及社会根本没有时间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为有些学校和父母存在重语数英、轻德育的现象,思想品德课有时被“主科”课程挤掉,甚至有些学校或者老师直接要求取消思想品德课的安排。学生上思想品德课也不专心或者写其他主科的作业。或者有些学校和老师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行的是围绕考试指挥棒转课
5、堂上“满堂灌”的方针。根本就没有顾及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吸收程度。在期末时,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教师出一大堆题目,并提供标准答案,让学生死记硬背。品德课程地位不突出,导致思想品德教学目标难以实施,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2.2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很多问题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为小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承担着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任务。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是小学对孩子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所以思想品德课的任课
6、老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有很大的影响。再加上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教学课程,很多学生都会觉得枯燥无味。 2.3忽略了学生内化思想品德教育 不少学校对学生采取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方法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操作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难以培养其自律的品质。在他律不存在的环境中,出现了不道德的言行,例如许多学生在家与在校,教师在与教师不在表现得不一致。 在教学中,过度重视目标评价,“人本主义”理论在教育实践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过度重视学生的目标评价,忽略学
7、生的形成性教育评价。思想品德教学评价过程中忽略学生“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级需求,手段过于简单、僵化,不能主动进行启发和引导。 2.4忽视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 德育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教师包办代替,从头管到脚的现象,致使学生失去主体地位,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缺乏道德修养的自主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3.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应对措施 3.1理论联系实际,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要贴近生活。 小学生还处于对世界的探知阶段,其世界观的形成是首先从其面对的现实生活的世界开始的。真正的思想品德教育
8、其实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小学生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这样,能激发他们对于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对于他们形成一个正确的思想道德和世界观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团结合作才会赢》一课时,老师就起组织作用,组织班上的同学进行一些团结类游戏。如两人三足等游戏。 3.2建立完整的德育体系,高度重视小学思品教育 现阶段,中国的应试教育从应试这一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