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业余钢琴教育误区简析.doc

儿童业余钢琴教育误区简析.doc

ID:14890163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30

儿童业余钢琴教育误区简析.doc_第1页
儿童业余钢琴教育误区简析.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儿童业余钢琴教育误区简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童业余钢琴教育误区简析  在我国,一个稳定的、持续的“钢琴热”正在升起。中国“钢琴热”,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物质生活、经济状况普遍得到改善和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们对精神、文化和审美上需求的渴望。钢琴的普及,对于提高我们民族的文化素质是一件大好事,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和不容置疑的。但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钢琴考级和儿童家长、儿童本人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觉得儿童业余钢琴教育也存在一些教育误区,现提出来与同行一起商榷。    一、教育资源匮乏    一方面是专业钢琴教学师资十分紧缺。目前从事儿童业余钢琴教学的教师中,真正受过专业训练并具有一定钢琴教学经验的教

2、师只有少数,大部分教师不是专业教师。他们受专业水平和自身能力的制约,教学质量并不是很高,有的甚至延误了学生的进步。为此,有人把这比喻为“无照行医”。但实际情况是由于要学习钢琴的儿童实在太多,而受过专业训练并具有一定教学水平的教师实在太少,钢琴教学又往往需要“一对一”的辅导,所以,“饥不择食”的现象并不鲜见。这种情况在县(市、区)中已很突出,例如浙江省宁波市下属的奉化市(县级市),十余位钢琴教师要面对近三百的学琴儿童,教师资源的匮乏显而易见。而在教育基础薄弱的广大乡镇和农村,则情况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是各艺术院校招收钢琴专业的学生人数十分有限,大批琴童得不

3、到深造的机会,而且毕业后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以宁波市为例,近十年来每年钢琴考级的学琴儿童达2500至3000人,而且人数还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根据宁波市高招办统计,宁波市2003年高校音乐类录取考生为173人,2004年为130人,与学琴儿童比例严重失衡。当然,儿童学琴的目的各不相同,并非都是为了将来做音乐方面的人才,但确实也有较大部分家长和儿童存在着这种愿望。同时,毋庸讳言,近年来,由于有些艺术院校大规模扩招,音乐类文化课分数又相对偏低,吸引了不少考生,但“报考热”“入学热”的背后隐藏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目前,我国高校中,有的艺术类专业已出现危机。从音乐类

4、来说,以前被音乐类大学生看好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在许多地方已出现饱和。以宁波市为例,中小学音乐教师已基本满员。有业内人士坦言:最终要以部分考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为代价,才能让艺考热降温。这是一个多么严峻和苦涩的问题。    二、存在着“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儿童业余钢琴教学盲目追求“专业化”。固然,业余钢琴教学与专业钢琴教学在弹法、教法、学法上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我们不能像对待专业学生那样对待这些业余学琴的儿童。现在,有的儿童钢琴教学用的教材是“专业化”的教材,车尔尼的练习曲、巴赫的创意曲、莫扎特的奏鸣曲,教材几乎千篇一律,教学方法也是用对待“钢琴专

5、业”学生的教法,要求也像对待专业学生那样“高程度”。一味地强调技巧训练,机械、枯燥的练习毁掉了一批儿童对音乐的爱好与向往。  另一个极端是完全走“业余化”2道路。许多老师和家长并不注意儿童初学钢琴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而觉得只要能弹几个曲子就行了。请一个不能胜任教学业务的人当“教师”,不符合规范的触键、不准确的分句、粗糙的音色、不好的音乐表现等等,以为都是可以原谅、可以允许的,因为认为只是业余爰好,并不要求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这样教学的结果,不仅不能使儿童感受到音乐所产生的美,甚至会扼杀了儿童原有的优秀素质。    三、家长的误导    大部分家长让孩子学琴是为

6、了掌握一定的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家长让孩子学钢琴,是出于对升学和加分的考虑,有一定的急功近利思想。因为某些地区学生钢琴达到某个级别或要求,升学就可以加分,因此,逼孩子必须达到这个级,让孩子不堪重负。有的家长让孩子学钢琴,是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长”,今后找工作就有了更多的砝码,找工作的机遇和概率可以增大。固然。有“一技之长”并非坏事,但怀着这个目的让孩子去学钢琴,往往是事与愿违。也有的家长让孩子去学钢琴,纯粹是“随风”“凑热闹”,他们看到有这么多孩子在学钢琴,认为学钢琴“时髦”高雅“有面子”,也不顾子女是否“爱好”,硬要孩子去学钢琴,把

7、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结果孩子对钢琴已经不是有无兴趣的问题,而是十足的反感,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学琴,其实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痛苦”。这实际上不是在培养他们热爱钢琴、热爱音乐,而是在培养音乐的“仇人”。有的家长则认为学钢琴年龄越小越好,认为只有尽早开始学琴,才能成为钢琴人才,这也是一种误解。孩子多大年龄能够进入有效的教学程序,要因人而异。有的家长代替太多,理应孩子自己努力去做的事,却由家长代劳。不无夸张地说,有些学琴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孩子,离开了老师和家长,他们就举步维艰,很难弹一首像样的完整的小作品。这样的学琴反而达不到家长希望的效果。    四、投入

8、与产出失衡    钢琴是所有乐器中价格比较昂贵的乐器之一。买一架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