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870256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0
《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浅析 【摘要】目前,艺术教育是以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强化美术的教育理念,特别要注重课程本身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教学方法往往直接体现人才的培养规格,决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我们要重视美术教育方法。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方法 一、改变过往学习方式,从临摹中发挥想象力 古人云: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最高目标。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为发展理性认识的内容,有重点地进行临摹教
2、学是必要的。我们承认模仿是人的本能。但吸收传统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技巧,不等于千篇一律的照葫芦画瓢,何况国内大量的印刷品印刷技术有限,明暗、色彩等方面与原作比欠准确,也无法达到临摹目的。长期的"照葫芦画瓢"不但破坏了学生感知认识,而且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发展。即便在美术高考中中榜者,也是"高分低能"。故而在美术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艺术创造想象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师生都成为教学的主体。他们通过讲授、问答、开展活动、讨论教学实验、技能训练、师生演示及自学指导等手段,
3、主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思想,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加强自我教养、自我修养的积极作用。其实现代美术教育术不论国内国外在这方面都有了成功的尝试。走出课堂,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教学主体,既验证了同学们的辨别能力,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同学们思维想象力。可以断言,一个成功的教育方法,就是教人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基本规律,形成改造自然的能力,其中想象力就是最可贵的能力。要培养创造力,就必须培养想象力。想象是创造的先声。 二、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我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
4、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二、三岁至十八、九岁之间。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属于少年时期,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
5、,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这些身心特点,都说明了初中学生教育的艰巨性。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术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三、教师的授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
6、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在主动参与了学习活动,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上课时,教师出示鉴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抛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画面。另外,鉴赏与实践相结合,从中领悟作品内涵。再次,情景创设,从中品味艺术魅力。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蕴,或某种意味等等精神内涵,即意蕴美。在审美直觉刺激了鉴赏者的感觉后,将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的连锁反应,这时
7、教师应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教师若能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法、语言描述法、情景设置法等办法,往往事半功倍。 四、创设情境,培养求知欲 美术新课标要求:"美术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加深对文化、历史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美术创作教学中,应该创设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境,鼓励学生创作出主题鲜明又富有新意的作品。美术教学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的地方很多,教师可以在讲授中运用
8、范画作品、幻灯等教具,可以在临摹中运用示范,在写生中训练艺术观察。例如在工艺课绘画教学中,笔者摆了一些有趣的物体(鲜美的雪梨,美丽的鲜花等),让学生来画,让学生喜欢它,画好它。在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除了幻灯片,有可能的话找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实物,如《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花瓶仿制品,同时有时间的话还让学生自己动笔也来画,来实践,这样课堂上就活跃起来了,老师与学生也增强了互动,学生的求知欲也相对得到提高。 总之,优秀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应该从塑造人的角度来探索,更加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