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ID:14868300

大小:69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30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_第1页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_第2页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_第3页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_第4页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姓名:唐伟学号:201140453127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年级:2011级目录1.总则41.1生态学41.2水土保持41.3生态修复技术52.我国水土保持现状52.1破坏土地,吞食农田,威胁人类生存52.2降低土壤肥力,加剧干旱发展62.3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62.4泥沙淤塞水库、湖泊,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62.5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72.6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73.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73.1充分利用、保护好我国有限的水土资源73.2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83.3促进水利、航

2、运、水产、旅游等国民经济的发展84.水土保持生态修复94.1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类型94.1.1退化坡面生态系统生态修复94.1.2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生态修复94.1.3内陆河流域退化绿洲生态系统修复94.1.4退化水库生态系统生态修复94.1.5退化矿区生态系统生态修复94.2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类型94.2.1生态自然修复104.2.2自然和人工共同修复生态105.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105.1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105.1.1退化坡面生态系统生态修复105.1.2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生态修复105.1.3内陆河流域退化绿洲生态系统生

3、态修复115.1.4退化水库生态系统生态修复115.1.5退化矿山生态系统生态修复115.2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116.霍山县茶园型治理开发116.1适126.2改126.3排、灌126.4优126.5生态效益136.6经济效益136.7社会效益136.结语13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唐伟资源环境学院2011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号:201140453127摘要:生态修复是在特定的区域内,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的单独作用,或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与人工调控能力的复合作用,使部分或完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

4、对健康的状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修复的一种类型。在总结分析已有生态修复研究成果的基础,提出了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狭义水土保持修复的概念,并对类型划分和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了巨大成就。森林资源逐年增加,森林覆盖率目前已达16.55%;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成效显著。长期以来,党和政府把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先后推出了全民义务植树、“三北”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并积极推进生态与环境法制建设。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但是,

5、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生态与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局部好转、总体恶化”,“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这主要表现在:淡水资源严重短缺;林草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还在加剧;等等。生态与环境的恶化,既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国土资源安全和社会稳定,又影响、危及当代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生态与环境已上升为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第一要素。“吸新鲜空气,喝清洁的水,吃无害的食品,观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建设绿色家园”,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一些生活在生态与环境严重恶化地区群众的强烈愿望

6、和要求。事实证明,没有良好的生态与环境,就不会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会有全民高质量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应当从这样的意义上看待生态与环境问题,从而增强使命感、危机感和责任感,下定决心,集中力量,尽一切可能,加快生态与环境的建设步伐。关键词:生态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生态恢复;退化生态系统;技术方法;概念;生态建设141.总则1.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由于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客观上是以生态系统的形式存在的,所以也可以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

7、学。人类作为生命有机体,也仅仅为生物共同体中的一员。随着人类经济建设活动的不断扩张,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作用日益突出,生态学由单纯研究自然生态问题不断向研究人类与自然直辖市共处的综合科学的方向发展。因此,早期生态学着重研究自然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更多显示了生态学的自然属性;而现代生态学则侧重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更加强烈显示了生态学的社会属性。这也使生态学原理与人类生产活动相结合形成的应用生态学,如农业生态学、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渔业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生态学的发展历史是人类改造自然并以生态学原

8、理指导人类活动的历史。随着人口急剧膨胀、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严重污染,生态系统平衡严重失调,造成了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