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复习提纲

环境保护,复习提纲

ID:14867139

大小:8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30

环境保护,复习提纲_第1页
环境保护,复习提纲_第2页
环境保护,复习提纲_第3页
环境保护,复习提纲_第4页
环境保护,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修六环境保护复习提纲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2.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2)人为原因: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2.短期经济利益

2、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2.过程的不可逆性3.规模的全球性:环境观的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两种不同的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新的环境观:人地关系:天人合一,人地归一基本观点:保持平衡与协调。结果:良性方向

3、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

4、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重金属污染(水俣病):污染物:各种重金属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危害过程:①藻类聚集在湖泊上层,遮蔽阳光,使湖中植物光合作用受阻而死亡。②藻类本身有毒,残体分解时还要消耗大量溶解氧,并伴有恶臭,使鱼类大量死亡。③藻类死亡残体分解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重新释放到水中,形成周而复始的物质循环

5、,最后使水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且难以恢复。危害结果: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5.湖泊沼泽化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进程缓慢。人类活动(水体富营养化与围湖造田)加快了这一进程海洋石油污染1.污染源: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2.污染物:石油3.危害:直接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间接危害:石油在氧化分解过程中,因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也会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4、常发区域:世界

6、的主要港湾、主要航线附近、海上油井周围5、清除石油污染措施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①宏观性控制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②技术性控制对策: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促进工业废水与

7、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③管理性控制对策:如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2.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①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②城市废水的防治的防治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③在缺水地区应积极将城市水污染的防治与城市废水资源化相结合④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⑤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①发展节水型农业②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③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固体废弃物(通常称为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城市垃圾的特点1.数量大2.品种多3.变化大当代

8、垃圾产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