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冷凉地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冷凉地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 摘要介绍了冷凉地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主要包括种植模式、选地整地、选择优良品种与种薯处理、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马铃薯的机械化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冷凉地区 中图分类号S532.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0)17-0121-01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互助县优势作物马铃薯2006年种植面积达到了1.867万hm2,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1.4%。传统的畜力人工点播的种植方式不但无法保证合理的
2、种植深度、均匀的株行距,而且耗时费工,无法在有限的播种期内完成较大面积的马铃薯种植作业,人工收获更难,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为使广大农民从依靠人、畜力的传统种植时间紧、工序复杂、耗费劳力多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互助县从2002年开始,结合本地生产实际,积极引进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马铃薯种植机和收获机,成功研制了手扶拖拉机牵引的马铃薯挖掘机,农机农艺相结合,在低位浅山和高位脑山地区进行了大力推广,推广马铃薯种植收获配套机具350台,累计推广面积达1300hm2,与传统畜播相比,机械播种马铃薯增产4500
3、kg/hm2以上,节约种薯750kg/hm2,同时病菌不易侵入薯块,保证了薯块质量;播种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点播、覆土、起垄工序,机械收获可一次完成开垄、挖掘、分离等工序,省工、省时。 1种植模式 目前,互助县形成了以机械整地、机械化种植、田间管理、机械化收获技术为核心,以中、小型拖拉机和配套种植收获机具为主体的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收获模式,主要有以下2种:一是垄作模式(有单垄单行种植和单垄双行种植2种):撒施农家肥机械耕翻机械化起垄施肥播种中耕培土田间管理(防治病虫草害、追肥)机械化收获储藏。二是平作模
4、式。撒施农家肥(在未耕地上)机械化施肥播种中耕培土田间管理(防治病虫草害、追肥)机械化收获储藏。 2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地块多而集中、便于机械作业、前茬作物为小麦、油菜的地块。采用垄作模式时要结合施有机肥机械耕翻1次,耕深为20cm;采用平作模式时选择没有经过耕翻的地块。 3选择优良品种与种薯处理 选用互助县农技推广中心育成的主栽优势品种下寨65,该品种耐旱、耐寒,中晚熟,薯块休眠期长,耐储藏,抗晚疫病。一般播种前3周种薯出窖,淘汰薯形不规则、龟裂、畸形、芽眼突出、皮色暗淡、薯皮老化粗糙的病、烂
5、等块茎。最好选择薯皮鲜嫩、薯形规整的幼壮薯,特别是重量在100~170g的壮龄薯。对已经萌发的薯块,应挑出幼芽软弱细长或幼芽纤细丛生的。切薯播种能节约种薯,成本小,但容易传染病害,故切刀要进行消毒。切种薯时要合理利用每个块茎上的每个芽眼,切成三角形。切种薯时纵切比横切好。一般如70~80g的纵切为两半,120g左右的斜切3块,切忌切块过薄过小,影响出苗,不利于形成壮苗。有条件的可进行整薯播种。整薯播种可防止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和一些病毒病害的发生,且出苗率高,苗齐苗壮,生长势强,耐寒耐旱耐涝,早期生长发育
6、快,茎叶覆盖地面时间早,光合作用利用率高,并能节省切种劳动用工,播种时选择40g幼壮薯最好[1-2]。在气温较高的晴天将种薯平铺地面1~2层,夜间可能受冻时,上面覆盖干草或草帘等防冻,这样做能使种薯尽快结束休眠。 4播种 通常在发生晚霜前约30d开始播种,即日平均气温通过5℃或10cm土壤耕层深处地温达7℃。出苗期要避过互助县农历4月初八前后的晚霜。浅山地区一般4月中下旬开始播种,脑山地区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播种。一般下种量2250kg/hm2左右,保苗6万株/hm2左右为宜。根据茬口、地力状况、品种特
7、性、种薯切块大小等综合考虑。播种深度:采用垄作模式时,垄播机覆土圆盘开沟器深度、开度要调整正确,确保垄形高而丰满,播种深度为10~12cm,种薯在垄上侧移3cm;平作模式的播种深度为13~15cm。垄作模式选用北京产2MDB-A型马铃薯垄播播种机,平作模式选用:内蒙的2MBS-1型犁用平播播种机。垄作模式,行距要基本保持在60cm,株距调整通过更换中间传动链轮行,一般为15~20cm;平作模式:平播机行距为可调,行距基本保持为50cm。通过调整开沟犁,覆土犁在支架上的前后位置来进行调整。株距调整方法与垄播机
8、类似。平播株行距一般调为(20~30)cm50cm。选配18型小四轮拖拉机,挂好机具,并将播种机支架前后、左右调平。机械作业时,要求土壤含水率在18%~20%,拖拉机快Ⅰ档匀速前行,播行要直,下种均匀,深度一致,翻垡好,翻后地表平整。地头要整齐,避免重播、漏播现象的发生[3-4]。 5田间管理 苗齐后及时除草、松土,早培土起垄,促进根系发育,同时便于机械收获。当植株长到20cm时进行第1次中耕培土,追肥施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