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表现论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构

中国古代文学表现论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构

ID:14853338

大小:25.9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30

中国古代文学表现论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构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表现论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构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表现论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构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表现论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构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表现论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表现论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文学表现论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构艺术表现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环节。中国古代的文学家、艺术家高度重视文学的艺术表现,并在“天人合一”的审美观照中提出了“立象尽意”、“风骨”“气格”、“有我无我”等民族化言说。充分解读并汲取其中的精华,对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指导当代的文学创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立象尽意——艺术表现的基本原则“诗言志”与“言之不足”中国古代文学是注重表枷现的艺术。早在三千年前,《尚书·尧典》就提出“诗言志”的命题,揭示了文学獾是表现内心情感的艺术。那么内心的情感跃又是如何表现的呢?古代的文论家认为,文学情感

2、的表现首先离不开语言,“情动于中本而形于言”,但语言又不能完全尽洵意,于是乃有“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衅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褥之舞之,足之蹈之”以及“言不尽意”故哄“立象尽意”等命题。“言不尽意”与浊“立象尽意”“言不尽意”及“立象尽11/11意”出自《周易?系辞上》。其文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新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髀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垦变而通之以尽利,鼓而舞之以尽神。”《k周易》此文,托孔子之口道出了文学语言塞与主体情意表达之间的矛盾——“言不尽财意”,以及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立悔象以尽

3、意”。文艺创作的目的主要在于表葛达情意,因而,如何立“象”以表达作者心中之意即成了文学表现的核心内容。中Π国古代文论家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言说。“象”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意指作为鹕动物的大象。老子把“象”作为一个形而栾上的哲学范畴加以使用,认为“象”不是萝具体实在之物,而是虚幻之象。《老子》魇二十一章云:“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煅恍中有象,恍惚中有物。窈冥中有精,其罘精甚真,其中有信。”《周易》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餐物宜,是故谓之象。”《周易》此语指出楂,圣人发现幽深难见的道理,即把它比作夏具体的形象容貌,以此来象征特定的事物豁和意义,这种

4、被比作的形象容貌就叫做“萄象”。认为“象”是圣人对客观物象的模拟、象征、比喻,“象其物宜”,故谓“渖象也者,像也。”。那么,这种“象”摔是如何得来的呢?《周易?系辞下》云:逶“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光,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觑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坭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纣11/11此意被后人概括为“观物取象”。《周易痘》此说表明《易》之“象”是圣人通过对感天地万物、自然和人事的观察而创造出来胪的,“象”源于“物”;同时也指出了从ⅰ“象”的形成必须经过“观”及“取”的谲过程,也就是认识和抽象概括的过程。《驮周易》的

5、“观物取象”说,对后世作家领要悟艺术形象的特点,进行文学创作具有不护可忽视的启迪之功。魏晋时期,学者们从老子以及《周易》有关“象”的言论中欲得到启示,认为文学创作等抽象的精神活犷动,也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的、有形的东西才能得到生动的表现,从而引发了“因雯言立象”、“立象尽意”等思考,使“象矮”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表现论中最富有民族ⅲ特色的文论范畴。后世文论及创作多受其琶启发,诸如“兴象”的使用及艺术总结就墼与“观物取象”、“意象”息息相关。此ピ处仅以郑玄对《诗经》“兴象”取“义”注规律的总结为例。“比兴”是最具中国腑特色的文学理论范畴,在其发展初期经历纵了内涵朦胧到阐释

6、明晰的演变过程。这一饺理论范畴是在总结周代诗人艺术实践的基咙础上升华而成的。因此,这一理论的阐述爿都围绕着对《诗经》的解读展开。其间,曝毛诗学派为这一理论范畴的发展、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郑玄在《毛传》基础上的理论阐释,以及对周代诗人艺术实践的理性观照,对《诗经》“兴”象取“义”丫规律进行了总结,丰富了“比兴”论的内啥11/11涵,使这一理论范畴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思杉想中最具活力的构成部分。郑玄主要将《诗经》中的“兴象”关系分为四种类型i践:其一,象义显明类。在郑玄看来,有銎些作品中“兴”的表现方法较明显,喻体傺和喻义的关联清楚。因此,对这些作品的涵笺释,不必作

7、“兴”、“兴也”的判断,耔不需要更多的解说。如《关雎》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曰:“兴命也。”《郑笺》不言“兴”,但曰:“挚之言至也,谓王雎之鸟,雌雄情意至然而冬有别。”郑玄认为,王雎这种鸟的特性就氅在于雌雄间情意深厚,犹如后世所说的鸳鸯。人们听到诗人歌咏王雎的叫声,很容易联想到男女间的情爱。诗的首二句中“层象”与“义”关联甚明,因此,诗人艺术颃联想中所运用的“兴”的表现方式不需特疆别注明。其二,义取兴象表征类。如《旱燕燕》云:“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绝郑笺》曰:“差池其羽,谓张舒其尾翼,兴戴妫将归,顾视其衣服。”诗云:“燕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