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_论文

浅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_论文

ID:14849390

大小:27.96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30

浅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_论文_第1页
浅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_论文_第2页
浅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_论文_第3页
浅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_论文_第4页
浅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_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_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摘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先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事关西部开发的后劲、开发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应该从目前西部人力资源的现状出发,采取有效途径和措施加快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这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

2、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毋需置疑,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虽然目前人们对这一开发的具体思路各有侧重,但“要开发就得先开发人力资源”已成为基本共识。一、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我们所说的人力资源是与自然资源或物力资源相对应的、以人的生命机体为载体的社会资源,是指在一定领域内人口所拥有的劳动能力(包括身体素质、智力、文化精神面貌)。人力资源开发16/16,是以发掘、培养、发展和利用人力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和过程。它以人力资本投资为前提,包括人力资源的教育、

3、培训、管理以及人才的发展、培养、使用与调剂等诸多环节,通过政策、法律、制度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挖掘人的潜力,力求人尽其才、才尽所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西部的人力资源开发,就是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素质,挖掘他们的潜力,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通过家庭养育、教育培训和医疗保健,以及市场调研、政府调控等活动,有效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改善其营养状况,延长其预期寿命,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帮助劳动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态度和社会文化观念,高效率地配置和使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现

4、代社会,知识、信息、技术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知识、信息、技术的生产、传播、应用,都依赖于高素质的劳动者,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和人才的竞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著名教授S.G.贝克尔认为:“人才是经济发展的财富之源,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资本”。[2]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首先,人力资本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本”。人力资源通过开发转化为人力资本,一个地区人力资本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经济增长离不开三个重

5、要的要素16/16: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资本又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是通过厂房、机器、原材料表现出来的资本形式;人力资本是对人本身投资以后,通过凝聚在人身上的知识、智力、体力、技能等非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资本形式,它具有资本和人的双重特性。物质资本在经济发展中是以条件的形式出现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是以动力作用出现的,人力资本具有高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用舒尔茨的话来说就是: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以及原始的劳动,对于发展较高的生产率的经济来说,是远远不够的。[1]而且舒尔茨用比较成熟的计算方法对1900——1957年间

6、美国物质资本的收益和人力资本的收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计算和分析,在这57年中,美国的物质资本投资额增加了4.5倍,而同期物质资本的收益值增加了3.5倍;人力资本的投资额仅增加了3.5倍,人力资本的收益值则增加了17.5倍,大大超过了物质资本的收益值。[1]所以,在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知识、技能、健康等)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比物质资本和体力劳动者数量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人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基本上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产物。其次,人力资源开发能促进劳动生产率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源是“活”的主动性资源,与其

7、它经济资源不同16/16,人力资源是具有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意识的人所拥有的创造性劳动能力。一切物的因素都要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利用。特别在当今世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在操纵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一方面可以改善直接生产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使同一劳动者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吸收更多的劳动资料,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可创造更多的技术发明,并同时作用于直接生产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从而有多方位的生产增长和经济效益。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己经使人

8、们越来越感到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任何一项高精尖的技术和产品,都不是低素质的劳动者所发明的,而是那些具有深厚的知识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技术专家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所发明的,只有他们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较易代替低质量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