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记忆技巧归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记忆技巧归纳

ID:14842402

大小:12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记忆技巧归纳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记忆技巧归纳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记忆技巧归纳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记忆技巧归纳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记忆技巧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记忆技巧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AthesissubmittedtoXXX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MasterofEngineering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1.本原是指构成世界万物的根源、元素、始基或共同基础。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

2、意义物质是指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二)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1.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和时间、空间。2.运动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及其意义:(1)对立统一关系、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相互渗透的关系。(2)①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变化,是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稳定状态。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④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5

3、.时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即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即三维性。二、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一)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1.实践的本质含义: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具有感性的即物质性的性质和形式的客观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1)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即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即目的性;社会历史性即社会制约性。(2)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二)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

4、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是目的和手段、创造者和被创造者、能动者和受动者的关系。在实践中,客体限制主体、主体超越限制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四)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1.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包括人的意识的一切活动过程及其产物。客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存在,即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2.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换。通过实践的中介作用,两者是改造被改造、认识被认识的关系。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使主观世界的东西转化为客观世界的现实。在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又得到进一步的改造,获得新的思想、意识、认识、理论等。三、

5、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2.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③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意识对客观世界有模仿性,又有创造性)3.意识能动性:意识能反映客观事物并形成观念,从而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1)三点区别: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

6、识不能代替物质。(2)三点联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二)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2):(1)世界是多样的;(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物质就是客观存在。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本身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属于物质,是第一性。主观辩证法亦称“思维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相对。属于意识,是第二性。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

7、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学说的总特征。(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1.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联系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反映。3.联系的普遍性是指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互相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