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838631
大小:94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30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二中八年级数学竞赛讲座:第十九讲 平行截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九讲平行截割平行线是初中平面几何中基本而重要的图形,平行线能改变角的位置并传递角,可“送”线段到恰当处,完成等积变形,当一组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时就得到比例线段,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研究比例线段、相似形的重要理论.利用、挖掘、创造平行线,是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题的关键,另一方面,需要熟悉并善于从复杂图形中分解或构造如下形如“E”、“A”型或“X”型的基本图形:例题求解【例1】如图,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N为AB的三等分点,DM、DN分别交AC于P、Q两点,则AP:PQ:QC=.(河北省初中数学创新与知识应用竞赛试题)
2、思路点拨图中有形如“X”型的基本图形,建立含AP,PQ,QC的比例式,并把AP,PQ,QC用同一条线段的代数式表示.【例2】如图,已知在△ABC中,AE:EB=1:3,BD:DC=2:1,AD与CE相交于F,则的值为()A.B.1C.D.2(江苏省泰州市中考题)思路点拨已知条件没有平行线,需恰当作平行线,构造基本图形,产生含,的比例线段,并设法沟通已知比例式与未知比例式的联系.【例3】如图,BD、BA,分别是∠ADC与它的邻补角∠ABP的平分线,AE⊥BE,AD⊥第10页(共10页)BD,E、D为垂足.(1)求证:四边形AEBD为矩形;(
3、2)若=3,F、G分别为AE、AD上的点,FG交AB于点H,且,求证:△AHG是等腰三角形.(厦门市中考题)思路点拨对于(2),由比例线段导出平行线,证明∠HAG=∠AHG.【例4】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DC.(1)如果P、E、F分别是BC、AC、BD的中点,求证:AB=PE+PF;(2)如果P是BC上的任意一点(中点除外),PE∥AB,PF∥DC,那么AB=PE+PF这个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说明理由.(上海市闽行区中考题)思路点拨对于(2),先假设结论成立,从平行线出发证明AB=PC+PF,即需
4、证明,将线段和差问题的证明转化为与比例线段有关问题的证明.注若题设条件无平行线,需作平行线.而作平行线要考虑好过哪一点作平行线,一般是由比的两条线段启发而得的,其目的是构造基本图形.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证明比例线段的常用依据之一,比例线段丰富了我们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主要体现在:(1)利用比例线段求线段的长度;(2)运用比例线段证明线段相等,线段和差倍分关系、两直线平行等问题.【例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直线第10页(共10页)平行于BD,且与AB、DC、BC、AD及AC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点M、N、R、S和
5、P,求证:PM×PN=PR×PS(山东省竞赛题)思路点拨由于PM、PN、PR、PS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能直接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推得结论,需观察分解图形,利用中间比沟通不同比例式的联系学力训练1.如图,△ABC中有菱形AMPN,如果,则.(南通市中考题)2.如图,AD是BC边上的中线,F是AD上一点,CF的延长线交AB于点E,若,则;若,则.(江苏省镇江市中考题)3.如图,已知点D为△ABC中AC边的中点,AE∥BC,ED交AB于点G,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若,BC=8,则AE的长为.(苏州市中考题)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6、AB=4cm,BC=lcm,E是CD边上一动点,AE、BC的延长线交于点F,设DE=x(㎝),BF=y(cm),用x的代数式表示y得.(黑龙江省中考题)第10页(共10页)5.如图,已知DE∥BC,EF∥AB,现得到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比例式的个数有()A.4个B.3个C.2个D.1个6.如图,BD、CE是△ABC的中线,P、Q是BD、CE的中点,则等于()A.B.C.D.7.如图,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1、O2,O3为对角线BD上三点,且BO1=OlQ2=O2O3=O3D,连结AOl并延长交BC于点C,连结EO3延
7、长交AD于点F,则AD:FD等于()A.19:2B.9:1C.8:1D.7:1(河北省中考题)8.如图,在△ABC中,AB=AC,D在AB上,E在AC的延长线上,BD=3CE,DE交BC于F,则DF:FE等于()A.5:2B.2:lC.3:1D.4:1(江苏省竞赛题)9.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B=CD,E是AB上一点,AE=2BE,M是腰BC的中点,连结EM并延长交DC的延长线于点F,连结BD交EF于点N求证:BN:ND=l:10.(河南省中考题)10.如图,梯形ABCD中,AD∥BC,EF经过梯形对角线的交点O,且EF∥
8、AD.(1)求证:OE=OF,(2)求的值;(3)求证:.第10页(共10页)11.已知如图1,AB⊥BD,CD⊥BD,垂足分别为B、D,AD和BC相交于点E,EF⊥BD于F,我们可以证明成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