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835646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30
《22北师大版九上通感·表现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文):《通感表现》(1课时)课前预习:搜集整理我们所学课文中运用通感修辞手法的句子,感受句中传神描写和奇特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了解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相关课程标准:“选择恰当地表达方式,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写作中想象的重要性,延伸到“通感”和艺术表现中加以理解。2、实践通感、比喻等的运用,提高艺术表现力和鉴赏力。3、品味运用语言形象创造的听觉、音乐形象的美感。评价任务:1、将搜集整理的句子放在一起展示交流,感受通感手法的特点。2、互读文章,相互评价,推荐参加班级交流。教学过程:一、认识通感特点看这几个句子,判断它
2、们运用哪种修辞方法?(出示课件)A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B它的歌声在那时而铅灰,时而艳紫的天空的烘托下像一道灿烂的银光在闪闪辉耀。(《狱中书简》)C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D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学生朗读、判断,回答并说说理由。教师小结:都是运用通感修辞。A句将嗅觉转化成视觉,B句将听觉转化成视觉,C句将听觉转化成视觉,D句将听觉转化成视觉。教师质疑:根据这几个句子的共同特点,同学们能概括一下什么叫通感吗?学生思考,组织语言并概括。教师小结:通感修辞
3、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简言之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出示课件)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声音似乎会有形象。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它的魅力。二、欣赏通感魅力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出示课件)比较着两个句子,你认为那个句子写的更好,为什么?学生思考
4、回答,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清香是嗅觉,歌声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清香淡雅缕缕,随风轻轻浮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因过于遥远,听起来时断时续,有时听得见,有时听不见,这正符合清香时而闻得见,时而闻不见的特点,同时因声音来自遥远的高楼,所以这时的声音是极细小,极微弱的,而这又与前面的“缕缕”相应,写出了清香的淡雅。我们不得不佩服朱自清的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与北宋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中“疏影斜插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质疑: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美的效果?同学们讨论交流。教师总结:需要借助想象和联想,如果缺少了它们,那就没有了通感。我们
5、也就无法具体的感知形象。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三、表现通感之美下面的几个例子,看看谁能用通感的方法将其表达的恰切、具体、形象、而富有美感。A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像什么?B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什么?C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什么?学生讨论、分析、交流。教师点评,总结: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还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还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还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出示课件)四、创造通感新篇学生当堂完成作文片断,音乐作文播放二胡独
6、奏《二泉映月》,(出示课件):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二泉映月》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一生的经历。学生当堂完成作文片断(10分钟左右),教师巡视指导。五、展示通感新篇展示作品,评价哪位同学通感的手法运用的好。1、学生完成作文片断后,四人为一小组,互读文章,互相评价,小组内推荐最好的一篇,准备参加班级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小组间活动。2、在班级中选取较好的三篇文章点评,教师点评一篇,学生点评一篇,第三
7、篇由作者自评。六、小结课堂,作业布置发挥想象,增加描写。扩充刚才的作文片断,写成600字以上的文章。教学反思:1、本节课采用“读写教学法”,以读促写,学生能轻松的掌握这种修辞的特点且会准确判断,更能明确这种表达效果的优点。2、通感是一种高难度的仿写修辞,它需要学生要有大胆而又丰富的想象力来表现,而这又是学生当前所欠缺的一种能力,因而效果不易达到预设标准,精品文章较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