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827153
大小:3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30
《我在进行vb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在进行VB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尝试摘要:在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如何解决程序设计本身枯燥、难懂这个问题,找到一条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一直是广大计算机教师颇感兴趣的课题。本文结合实例展示了体悟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条件迁移教学法在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运用,并对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如何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给予了适当的关注。 关键词:程序设计对象教学法能力 国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
2、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我们从整体上来理解这段话,它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对学生的关注要从更多的关注学习结果转变为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根据这个原则我在对本界高一年级同学组织有关VB程序设计方面的课堂教学时,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打破课本原有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为顺序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先易后难、先具体后抽象的原则
3、,通过观看、模仿、理解、总结、提高五个阶段进行教学。我校高中《信息技术课》课本中有关VB程序设计方面的教学内容,象大多数教授程序设计的课本一样,一开始介绍诸如算法、流程图的画法、对象、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等等一系列的在程序设计中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然后介绍程序的建立和运行,最后介绍VB语言基础、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和数组。从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考察,这样安排无可非议,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考量,我认为把一些难懂的、晦湿的抽象的东西放在开始来学习有两点弊端,学生在毫无知识背景的前提下,要完全理解这些概念
4、比较困难;容易伤害同学们学习编程的积极性。受到一些语言知识书籍从介绍一个小实例开始来引入的启发,我决定对本界高一学生开始不讲基本概念,而是和我一起做,在做中由同学们自己在直观上先去体悟这些概念,然后在时机成熟时再和同学们一起归纳总结。所以在组织本章课堂教学时,我采用了自然过渡、类比等方法,和同学们首先一起探讨了VB软件的打开、程序的建立和保存、软件界面等方面的知识,由同学们自己探索着找出VB操作和以前所学软件的异同点。由于同学们已经学过Word应用软件,对这些相似的操作已非常熟悉,所以操作起来得
5、心应手。然后,我给出一个求任意两个整数的加法实例,让同学们和我一起做:在当前窗体内添加了三个标签、三个文本框和两个命令按钮;按照如下表格设计各对象的属性: 缺省的对象名设置的对象名属性名设置值 Form1 frmadd Caption求和 Label1 lbla Caption输入被加数 Label lblb Caption输入加数 Label lblc Caption和为: Text1txtaText
6、 TexttxtbText TexttxtcText Command1cmdaddCaption计算 CommandcmdendCaption结束 在命令按钮“cmdadd”上双击鼠标左键,输入如下程序: =val()+val() 关闭程序编辑窗口,回到界面设计界面,在命令按钮“cmdend”上双击鼠标左键,输入如下语句: end 关闭程序编辑窗口,按F5键运行程序。 在操作的过程当中,教师不用讲解每件事的含义,同学通过完成任务很自然的就会体会出什么是对象
7、,什么是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如何在界面内添加对象、设置事件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的引导同学归纳总结一下,一切都迎刃而解。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和重视同学们的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并不是相互对立的,相反,最终同学们能否在头脑中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对于其本身能否对所学的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学科结构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外部手段强加给他们的,还是在同学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二、注意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加深对一些概念
8、的理解。有一些概念之间的差别和程序的设计步骤如果只通过教师讲述,同学们在字面上可以接受,但在理解深度上往往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果能设计出一系列问题,让同学们在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去体验,情况将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比如,为了让同学切身感受整型变量、单精度变量、双精度变量所能保存数据范围的不同,我为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如下的实验过程,首先让同学们模仿求1到50之间所有自然数的方法,在窗体的Click事件中编写一段程序,求5!,通过实验,同学们很快编写好如下程序: dimIasinteger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