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821946
大小:4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30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方法概论复习纲要教育方法概论 第一章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 1.孔子——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博学、多问、敏而好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学记》——我国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论著,善喻。 3.颜之推——“勤、博、眼、实”,《颜氏家训》。 4.韩愈——勤学深思(业精于勤荒于嬉)、博学求精(读书必提其要)、学习与独创相结合(师其意不师其辞)。《进学说》,《师说》。 5.朱熹——朱熹读书法(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循序渐进、学思结合、温故知新。 6.王夫之——知行并进、学思相资、因材施教、积渐不息。 7.陶行知——教
2、学做合一(因材施教、手脑并用、解放儿童创造力、开展创造性活动。)不强调教师相对学生的主体地位。 8.育才中学——“八字教学法”,读读讲讲议议练练。 9.李吉林——“情境教学”,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10.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学生自学、自练、自批,教师指导、辅导、监督。 11.邱学华——尝试教学(*旧知识基础、准备题引导、课本示范、学生互补) 12.顾泠沅——“尝试指导-效果回授”(迫切要求下学习。组织好课堂教学层次。讲授法辅之“尝试指导”。及时提供教学效果的信息。)历来片:情意原理、序进原理、活动原理、反馈原理。 13.夸美
3、纽斯——《大教育学论》,感知、记忆、理解、判断。 1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教学四程序(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弟子莱因改进(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形成五段式。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 15.杜威——从学中做,以儿童兴趣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提倡在活动中学习、采用启发式教学。 16.凯洛夫——“三中心”(以教师、课堂教学、教科书为中心。) 17.克拉夫基——“范例教学”(教学内容,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无超越性。) 18.赞科夫——“最近发展区”概念,教学走在发展前。(不强调教师中心,不强调
4、学中做。)认为:以高难度、高速度教学、理论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全班都得到发展。 19.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根据教学规律来教学;考虑外部条件;控制和调整教学活动的进程;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最大可能。) 20.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先行组织者)(接受学习不是机械学习。) 21.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教育目标:认知、情感、动作领域。无感觉领域。) 22.加涅——学习条件。 23.布卢姆——掌握教学。(评价: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 24.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学生为中心;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环境;建立良
5、好师生关系;有意义学习。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具有:洞察力、创造性、建设性、选择性。 25.斯腾伯格——三元智力理论(分析力、创造力、即时反馈)。传统智力测验可以测出的是分析性智力。 26.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九种智力。) 第二章教师 1.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会议,指出应当把教师工作看作是一门专业。 2.1986年,霍尔姆斯小组和卡内基教学专业研究工作小组,最早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化概念。 3.澳大利亚专业委员会届定“专业”,为将社会福利、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4.科尔文对专业的定义:为公共服务
6、,终身投入事业;具专门的知识、技能;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实践;足够长的专业受训时间;对工作、顾客负责注重质量。 5.教师专业区别其他专业:较多自主权,需要终身发展。 6.教师专业素养内涵:职业道德(戴维斯认为,专业人士应当具备。);学科知识;文化素养;教学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参与精神;科研意识。 7.教师知识包含: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来自教学实践,有关课堂背景和相关知识,有经验性成分,对教师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8.职初教师(知识结构以原理性知识为主。)有经验教师(积累了案例知识。基本课程+案例教学+实践反思,向专家型过
7、渡。)专家型教师(有明确知识、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 案例的作用:解决教学问题的源泉;教师成长的阶梯;教学理论的源泉。 9.微格教学,(6个步骤,反馈评价即重放录象,第4步。)能把一个普通教师变成好一点的教师。 微格教学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有效培养教学技能、简化正规教学程序、体统训练教学基本技能。 微格教学事前学习与研究主要学习:教学技能的功能、教学技能的教育理论基础、微格训练方法。 10.课堂观察,即听课,类型:参与型参观和非参与型参观。以录音、录象、抄本记录。 11.反思教育实践:对实践反思;实践中反思;为实践反思。反思方法
8、:课后备课;写反思日记;观摩分析;职业发展;开展行动研究。 12.教学案例:作用,拟真性,启发性,针对性。特征:代表性、典型性、非偶然性。 13.行动研究能训练教师教训技能、改善教学方法。实践者是研究者。(不是教师即研究者。)模式: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