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结构设计计算

沉井结构设计计算

ID:1480869

大小:48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1-11

沉井结构设计计算_第1页
沉井结构设计计算_第2页
沉井结构设计计算_第3页
沉井结构设计计算_第4页
沉井结构设计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沉井结构设计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沉井结构设计计算第一章概  述  第一节沉井的涵义及应用范围  沉井是一种在地面上制作、通过取除井内土体的方法使之沉到地下某一深度的井体结构。利用沉井作为挡土的支护结构,可以建造各种类型或各种用途的地下工程构筑物。沉并施工方法是修筑地下构筑物或深基础工程特殊而重要的施工方法,而沉井结构则是与这种施工方法相适应的工程结构。与沉井相类似,沉箱也是通过取除箱内土体使之沉到地下的一种工程结构,所不同的是沉箱在取除箱内土体的过程中,箱内必须保持一定的气压,使箱外的土和水不致渗入箱内,人员可在箱内进行取土作业。沉井则因可在

2、水下取土而无需在井内加压,这是两者主要的区别之处。  沉井的应用范围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一、当构筑物埋置较深,采用沉井方式较经济时;  二、当构筑物埋置很深(如矿山的竖井)时,采用其他施工方式有困难,采用沉井最合适;  三、新建构筑物附近存在已有建筑物,开挖施工可能对已有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就应考虑使用沉井;  四、江心和岸边的井式构筑物,排水施工有困难时,采用沉井是最佳选择;  五、建筑物的地下室、拱管桥的支墩及大型桥梁的桥墩采用沉井结构都有成功实例。  第二节沉井的特点  沉井作为建造地下工程构筑物或深基

3、础的一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特点。  一、沉井与广泛应用的大开挖方法相比,特点如下:  (一)如果大开挖不设支护,则不但土方工程量大,而且往往由于需留出开挖边坡,使场地面积大大增加;沉井的土方工程量则可以限制在沉井的体积范围内,而且因为无需留出边坡,场地面积也可大大减少。  (二)沉井不但可以作为地下结构的外壳部分,而月在挖土下沉的过程中可作开挖支护。与设支护的大开挖方法相比,省去了开挖支护的费用。  (三)在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大开挖方法的降水措施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措施需花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而

4、沉井施工方法则因町以采用水下挖十及水下封底等技术而节省了降水或排水的费用。  (四)对于一些深度较大的地下构筑物或深基础,大开挖法往往是不可能的或是费用巨大,此时,沉井的优点则是无法比拟的。深度越大,则沉井的优点就越为突出。   二、沉井与沉箱相比,特点如下:  (一)一般情况下,沉箱法所需的专用设备多,而沉井法则因所需的专用设备比较简单而易于满足,所需费用也比沉箱法为小。  (二)沉箱法在作业过程中,箱内人员需在高于大气压力的条件下操作,其操作条件不如沉井法;而如下沉的深度较深,则需进——步增加箱内的气压而使

5、箱内的操作条件大大劣化。所以,沉箱的下沉深度是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的,一般不超过35-40in,而沉井的下沉深度则无此限制。  三、沉井法虽然具有一定优点,但在一些情况下,其应用也是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的,这表现在:  (一)沉井在下沉的过程中,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将产生扰动,在一些土层中,这种扰动还相当严重,如果周边环境对这种扰动的反应敏感,则还必需采取环境保护措施。  (二)在下沉深度范围内,沉井刃脚下必须无大块孤石、坚硬的土层或其他障碍物,否则沉井的下沉将受到严重的妨碍。一旦遇到上述障碍,无论是排水下沉与不

6、排水下沉,在下沉过程中要处理这些障碍物是非常田难的。对于深度较深的沉井,要完全摸清刃脚下的情况也十分费力。  第三节沉井技术的发展状况  沉井,这一由古老的掘井作业发展而来的技术,由于其在建造地下构筑物或深基础工程中显示的优越性,随着施工技术及施工机具的不断发展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20世纪50年代借鉴国外的设计理论和经验开始至今,我国建造的沉井不下1000座。其体积从直径2m的集水井到巨大的江阴长江大桥的主索平衡墩(体积达60mx58mx50m);沉井形状包括方形、矩形、多边形、圆形和椭圆形;构造方面有单

7、壁沉井、双壁沉井、独立沉井和连续沉井;施工方法方面,则有陆地沉井、筑岛沉井和浮运沉井等。无论是设计理论方面或是实践技术方面均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现在我国已有了自己的设计规程和施丁验收规范。在沉井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为使沉井能下沉到更深的深度,减少井壁与土层间的摩阻力这一课题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为达到这一日的,在井壁外喷射压缩空气和压注触变泥浆两种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早在1946~1963年间,国外就采用喷射高压空气减阻的方法,使沉井的下沉深度达到130m以上。到20世纪70年代,采用此法的下沉深度达到了200

8、m。应用触变泥浆套减阻的方法首先在欧洲推广,至1961年,已经用这一方法下沉了450座沉井,深度为20~30m,个别的达到45m,而由于减少了摩阻力,其井壁厚一般不超过O.4m。1975年间,国外某公司建造了36座用此法下沉的沉井,其井壁厚一般也仅为0.4-o.5m。上述我国江阴长江大桥主索平衡墩的沉井,也采用了喷射高压空气的减阻技术,此外,还有采用振动法减阻下沉的沉井,上述这些技术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