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佛学问答(201-225)

净空法师佛学问答(201-225)

ID:14803030

大小:4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30

净空法师佛学问答(201-225)_第1页
净空法师佛学问答(201-225)_第2页
净空法师佛学问答(201-225)_第3页
净空法师佛学问答(201-225)_第4页
净空法师佛学问答(201-225)_第5页
资源描述:

《净空法师佛学问答(201-22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净空法师佛学问答(201-225)如何把业报身转变成愿力身?我们的愿力超过业力,就转过来了。业力身的根本就是自私自利,起心动念有我,一切都为我,这是业力。如何转?从今之后,起心动念再不想“我”,一切都想众生,为社会、为众生,决定不为自己,就把业力转变成愿力。如果还有自私自利的念头,业力就转不过来;决定没有自己,舍己为人,为佛法、为众生,就转过来了。202.古德说,有的只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有时一片空灵,连一句佛号的念头也提不起来,是否为保住空灵状态?“只念十方佛”是否有取代杂念的意思?念佛是佛

2、家修学里,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念十方佛是不是要念千佛、念万佛?世尊在大乘经里开示,“佛佛道同”,一尊佛就是一切佛。所以,净土宗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就是十方一切诸佛的总名号,念这一尊佛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念到了。“阿弥陀佛”是梵语音译,“阿”是无,“弥陀”是量,“佛”是觉悟,所以这个名号的内容,就是“无量的觉悟”。哪一尊佛不是无量觉?都是!所以,这个名号是一切诸佛如来的通号。西方极乐世界教主名号称作“阿弥陀”,所以念一佛就是念一切佛。念佛最重要的是不能间断,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教给我们的方

3、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相继就是不能中断。而“无事闲观一片心”,这是念佛功夫中断,这个不行。可是这一句话,有很多解释,若你确实有“观”,观也是念佛。“有时一片空灵”,果然是空灵,这是好境界,正念现前。“灵”是一切通达明了,而且心中不落痕迹。若心中一切无知,那是无明、空无,不是空灵。这个境界决定要辨别清楚,不能把魔境当作佛境界;空灵是佛境界,空无是魔境界。一片空灵时,一句佛号的念头也提不起来,这个空灵的境界就是佛境界。但是现在人能达到这个境界的太少了,最低限度也是圆教初住菩萨的地位。果然契入这个境

4、界,佛家的经典,随便一卷念几句请他讲解,他能讲得完全正确,令大家都开悟、都证果,像六祖惠能大师一样。若经论摆在面前,讲不出来,这是空无不是空灵,差别在此地。空灵是般若智慧里的“根本智”,起作用时是无所不知。念佛是否有取代杂念的意思?有这个意思。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不断,连晚上睡觉还会作梦。梦从哪里来的?妄想、分别、执著而来的,所以妄想、分别、执著是昼夜不间断的。我们用这一句佛号把它伏住,取而代之,时间久了,妄念自然减少。果然伏住,在念佛法门里,就是功夫成片,能带业往生。更深的功夫,能把烦恼转变成智

5、慧,转迷为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就高了。203.小乘的四念处、大乘的禅及密教的大手印,结论观心法门,不知有何不同?可否截长补短,相辅相成?各个宗派用的名词术语、方法不相同,但是其目标、精神义趣是相同的。四念处是属于禅,何谓禅?六祖在《坛经》里说:“外不着相是禅,内不动心是定。”《金刚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禅”,如如不动就是“定”。用现在话说,不会被外境所诱惑,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无论是顺境、逆境,决不受动摇、干扰,这是“禅”。永远保持着清净心,不生妄想、分别、执著是“定”、是

6、“坐”。这些法门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但是修行一定要“一门深入”,其实一门就具足一切门,决不能三门一起修。所以,修学一定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适合自己现前的状况、工作、程度,这样容易成就。204.四年前某一天早晨上班,突然身心内外一片空,从停车场到办公室电梯口,原本要走五分钟,似乎一秒钟就到了,这到底是什么现象?这个现象是你修学感应之处,也可以说功夫得力的现象。这个境界,《楞严经》讲得很详细,境界现前不要放在心上,就是好境界;若放在心上,就会变成魔境界。这个境界对修行人来说,使我们明了佛在经上所说的是真实

7、虚妄。如何才能契入这个境界?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妄念不起时,这个境界就现前;妄念起来,这个境界就消失了。这个现象,一种是功夫,一种是缘分。过去生中修行的功德,这时缘成熟了,条件具足了,在短暂时间中,有这个境界现前,让你清楚感受到。这是好境界,但是决定不能执著。平常从停车场到电梯口要五分钟,这时似乎只有一秒钟,这正是说明佛在经上讲的,自性里没有时间、空间,时间跟空间都不是真的。《百法明门论》讲的“时分”,就是今天讲的时间,“方分”就是空间,都是“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就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实。所

8、以,见性之后,时间、空间就没有了,成了一片,佛法称之为“一真法界”。由此可知,十法界、六道里,有时间、空间的概念,一真法界没有。这个境界,《华严经》称为“不思议解脱境界”,“解”是解除妄想、分别、执著,“脱”是脱离六道、十法界。那个境界就是“一真法界”,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所证的。205.大约在四年前,偶尔感到气胀胀的,从左脚处经背脊到达眉心,后来经常发生。偶尔头顶中央也会感到胀胀的,工作劳累和疲倦时,感受较强,不知是何现象?这个现象是属于生理的,可以访问一些高明的医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