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768716
大小:72.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30
《棉纺织十二五发展规划--修改稿(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前言………………………………………………………(2)第一章夏津县纺织产业发展现状…………………………(3)第二章 夏津县纺织产业面临形势…………………………(7)第三章 夏津县纺织产业战略规划…………………………(8)第四章夏津县纺织产业主要任务…………………………(10)第五章 夏津县纺织产业发展保障…………………………(12)第六章夏津县纺织产业规划实施…………………………(19)20前言纺织作为夏津县的立县产业,历经二十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加工生产基地。对壮大县域经济、推动财政增收、农民致富、农村城镇化建设和维
2、护社会安定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后五年,是夏津后发快进、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夏津的关键时刻。纺织产业的良性发展是夏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振兴“银夏津”美誉、打造“中国棉纺织名城”的希望和基石。我县纺织产业晋档升级,做精做强,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对实现夏津“富民强县,进位崛起,争当德州跨越发展后起之秀”发展目标意义重大。为进一步加速夏津县纺织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步伐,提升整体竞争力,促进纺织产业在夏津支柱产业中率先崛起,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我们从夏津实际发展出发,结合国家和山东省200
3、9至2011年纺织产业振兴规划,特制定本发展规划。20夏津县地处山东省西北部平原,鲁冀两省交界处,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现辖10镇2乡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开发区,310个行政社区,总面积871.9平方公里,耕地83万亩,人口50万。青银高速、308国道、315省道和德商公路穿境而过,京九和京沪铁路距县城仅有20公里和30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植棉历史悠久,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和出口基地,常年植棉65万亩左右,总产120万担,稳居全国棉花生产县十强,素有“银夏津”之美誉,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中国棉纺织名城”,被中国保护消费
4、者基金会评为“中国纺织产品质量放心县”。林果业发达,拥有长江以北最大的黄河故道生态森林公园,素有“小杂果之乡”之美誉。近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县形成了棉纺织、面粉加工、植物油加工等主要特色产业,是闻名全国的“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潜力县”。第一章夏津县纺织产业发展现状夏津是闻名全国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棉花资源十分丰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棉纺织产业,特别是近年来,按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优环境、建好载体、加快调整、协调发展”的思路,以棉纺织产业为主导,以华芳集团夏津纺织公司、德棉集团夏津恒华公司、丰润、瑞鑫、鑫润福等
5、企业为龙头,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实现了从棉花加工到纺纱到织布的三次跨越,成为闻名全国的棉纺织生产基地。至2010年6月底,全县涉棉企业发展到445家,20规模以上企业153家,从业人员4万余人,纺纱规模200万纱锭,织机达到3800多台,年产纱线40多万吨,各类布匹9000万米,服装3000万套,家纺等缝制品800万件。2010年上半年,纺织产业实现销售收入、上缴税金、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县的47%、52%和41%,纺织产业已成为夏津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成为我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主要特点体现在六个“不断”、六个“
6、增强”:1、骨干企业不断膨胀,支撑能力日益增强目前,华芳集团夏津纺织公司、德棉集团夏津恒华纺织公司分别达到了37万纱锭、10万纱锭和800台织机的规模,宋楼、南城、银城三大区域公司的总体规模均达到35万纱锭以上,双鸿、鑫润福、瑞鑫、天润、丰润、润通、瑞生、正平等一大批民营纺织企业正在迅速崛起。纺织产业对财政的贡献屡创新高,2010年上半年全县棉纺织企业完成国税税收占全县的67%,已成为我县发展最快、贡献最大的支柱产业。2、技术装备不断提高,企业效益持续增强纺织企业的思想进一步得到解放,对国内外的纺织形势有了更深的了解,产品结构调整
7、、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引进高档设备、提升装备水平步伐明显加快。其中杰出针织公司引进的台湾针织圆机,丰润公司、众诚公司引进的瑞士利达汽流纺设备,鑫润福引进的意大利细纱机和德国赐来福自动络筒机,华芳集团夏津公司投资2亿元引进的意大利自动络筒机和除尘设备,均为当前国际先进的一流设备,加快了晋档升级步伐。2009年以来,20全县引进高档先进设备的投资达12.6亿元,高档设备比重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3、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结构逐步增强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和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全县棉纺织企业积极优化设备配置、进行清花设备改造、应用配棉新
8、技术、采用变频节能设备,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同时,在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引进开发了合股纱、彩棉纱、混纺纱、竹节纱、精梳高支纱等新品种,生产特色纱的企业越来越多,产品市场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4、信息化建设不断突破,节能减排成效增强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