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

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

ID:14758656

大小:57.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30

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_第1页
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_第2页
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_第3页
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_第4页
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原文出处】史学理论研究【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302【原刊页号】18~31【分类号】K21【分类名】先秦、秦汉史【复印期号】200304【作者】刘家和【作者简介】刘家和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邮编:100875【内容提要】历史理性之在古代发现,这似乎是中国学术传统的一个特色。中国古代历史理性的产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殷末至周初),作为正题(thesis),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是一致的;第二阶段(西周后期至秦),作为反题(antithe

2、sis),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背离,而与自然理性相附合;第三阶段(汉代),作为合题(synthesis),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重新结合,并与自然理性(人性之自然)兼容。【关键词】历史理性/道德理性/自然理性  一、弁言——略说“历史理性”“理性”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大家常用的词,但各人使用此词时取义颇有不同,所以在这里先交代一下本文使用此词的取义。按现在大家所用的“理性”,乃自外文(注:英文之reason,来自法文之lar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原文出处】史学理论研究【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302【原刊页号

3、】18~31【分类号】K21【分类名】先秦、秦汉史【复印期号】200304【作者】刘家和【作者简介】刘家和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邮编:100875【内容提要】历史理性之在古代发现,这似乎是中国学术传统的一个特色。中国古代历史理性的产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殷末至周初),作为正题(thesis),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是一致的;第二阶段(西周后期至秦),作为反题(antithesis),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背离,而与自然理性相附合;第三阶段(汉代),作为合题(synthesis),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重

4、新结合,并与自然理性(人性之自然)兼容。【关键词】历史理性/道德理性/自然理性  一、弁言——略说“历史理性”“理性”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大家常用的词,但各人使用此词时取义颇有不同,所以在这里先交代一下本文使用此词的取义。按现在大家所用的“理性”,乃自外文(注:英文之reason,来自法文之lar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原文出处】史学理论研究【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302【原刊页号】18~31【分类号】K21【分类名】先秦、秦汉史【复印期号】200304【作者】刘家和【作者简介】刘家和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

5、研究所、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邮编:100875【内容提要】历史理性之在古代发现,这似乎是中国学术传统的一个特色。中国古代历史理性的产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殷末至周初),作为正题(thesis),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是一致的;第二阶段(西周后期至秦),作为反题(antithesis),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背离,而与自然理性相附合;第三阶段(汉代),作为合题(synthesis),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重新结合,并与自然理性(人性之自然)兼容。【关键词】历史理性/道德理性/自然理性  一、弁言——略说“历史理性”“理性”在今天

6、已经是一个大家常用的词,但各人使用此词时取义颇有不同,所以在这里先交代一下本文使用此词的取义。按现在大家所用的“理性”,乃自外文(注:英文之reason,来自法文之laraison,法文此字来自拉丁文ratio,其动词为reor,意为筹算、思考、推论等。有从筹算、思考、论证到理由、理智诸义。)译来,就此词之多重含义概括言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对于事物的性质与功能的思考与论证,二是事物自身存在的理由与理路(或条理)(注:或者如黑格尔所说的“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见《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3页。)。如

7、果按照中国固有名词,那么此词也可以用一个“理”字来表达。《说文解字》:“理,治玉也。”段玉裁注云:“《战国策》:郑人谓玉之未理者为璞。是理为剖析也。玉虽至坚,而治之得其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凡天下一事一物,必推其情至于无憾,而后即安,是之谓天理,是之谓善治。此引申之意也。”(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这就是说,理字本意为治玉,而治玉必依玉本身之条理,故条理亦为理。引而申之,理作为动词之意为对于事物之治理,而作为名词之意则为事物本身之条理。《广雅·释诂三下》亦云:“理,治也。”(注:王念孙:《广雅

8、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广雅·释诂三上》又云:“理,道也。”(注:王念孙:《广雅疏证》,第32页。)道、理互训,道作为动词之意为“导”,而导必依事物之理,故道作为名词之意即为事物之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