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专业实训

过程控制专业实训

ID:14742789

大小:1.57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30

过程控制专业实训_第1页
过程控制专业实训_第2页
过程控制专业实训_第3页
过程控制专业实训_第4页
过程控制专业实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过程控制专业实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实训一双容水箱特性的测试…………………………………………1实训二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7实训三锅炉内胆水温位式控制系统…………………………………9实训四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12实训五下水箱液位与进水流量的串级控制系统……………………17实训六下水箱液位的前馈-反馈控制系统……………………………20总结………………………………………………………………………2323实训一双容水箱特性的测试一、实训目的1.掌握双容水箱特性的阶跃响应曲线测试方法;2.根据由实训测得双容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确定其特

2、征参数K、T1、T2及传递函数;3.掌握同一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案的实现过程。二、实训设备(同前)三、原理说明图1双容水箱对象特性测试系统(a)结构图(b)方框图由图1-123所示,被测对象由两个不同容积的水箱相串联组成,故称其为双容对象。自衡是指对象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位置被破坏后,不需要操作人员或仪表等干预,依靠其自身重新恢复平衡的过程。根据本章第一节单容水箱特性测试的原理,可知双容水箱数学模型是两个单容水箱数学模型的乘积,即双容水箱的数学模型可用一个二阶惯性环节来描述:G(s)=G1(s)G2(s)=(1-1)式中K=k1k2,为双容水箱的放

3、大系数,T1、T2分别为两个水箱的时间常数。本实训中被测量为下水箱的液位,当中水箱输入量有一阶跃增量变化时,两水箱的液位变化曲线如图1-2所示。由图1-2可见,上水箱液位的响应曲线为一单调上升的指数函数(图1-2(a));而下水箱液位的响应曲线则呈S形曲线(图1-2(b)),即下水箱的液位响应滞后了,它滞后的时间与阀F1-10和F1-11的开度大小密切相关。图1-2双容水箱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a)中水箱液位(b)下水箱液位双容对象两个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可按下述方法来确定。在图1-3所示的阶跃响应曲线上求取:(1)h2(t)

4、t=t1=0.4h2(∞)

5、时曲线上的点B和对应的时间t1;(2)h2(t)

6、t=t2=0.8h2(∞)时曲线上的点C和对应的时间t2。图1-3双容水箱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23然后,利用下面的近似公式计算式(1-2)(1-3)(1-4)0.32〈t1/t2〈0.46由上述两式中解出T1和T2,于是得到如式(1-1)所示的传递函数。在改变相应的阀门开度后,对象可能出现滞后特性,这时可由S形曲线的拐点P处作一切线,它与时间轴的交点为A,OA对应的时间即为对象响应的滞后时间。于是得到双容滞后(二阶滞后)对象的传递函数为:G(S)=(1-4)四、实训内容与步骤本实训选择中水箱和下水箱串联

7、作为被测对象(也可选择上水箱和中水箱)。实训之前先将储水箱中贮足水量,然后将阀门F1-1、F1-2、F1-7全开,将中水箱出水阀门F1-10、下水箱出水阀门F1-11开至适当开度(要求F1-10开度稍大于F1-11的开度),其余阀门均关闭。具体实训内容与步骤按五种方案分别叙述,这五种方案的实训与用户所购的硬件设备有关,可根据实训需要选做或全做。智能仪表控制步骤如下:1.将SA-12挂件挂到屏上,并将挂件的通讯线插头插入屏内RS485通讯口上,将控制屏右侧RS485通讯线通过RS485/232转换器连接到计算机串口2,并按照本章第一节控制屏接线图2-3

8、连接实训系统。将“LT3下水箱液位”钮子开关拨到“ON”的位置。2.接通总电源空气开关和钥匙开关,打开24V开关电源,给压力变送器上电,按下启动按钮,合上单相Ⅰ、单相Ⅲ空气开关,给智能仪表及电动调节阀上电。233.打开上位机MCGS组态环境,打开“智能仪表控制系统”工程,然后进入MCGS运行环境,在主菜单中点击“实训二、双容自衡水箱对象特性测试”,进入实训二的监控界面。4.在上位机监控界面中将智能仪表设置为“手动”输出,并将输出值设置为一个合适的值(一般为最大值的40~70%,不宜过大,以免水箱中水溢出),此操作需通过调节仪表实现。5.合上三相电源空

9、气开关,磁力驱动泵上电打水,适当增加/减少智能仪表的输出量,使下水箱的液位处于某一平衡位置,记录此时的仪表输出值和液位值。6.液位平衡后,突增(或突减)仪表输出量的大小,使其输出有一个正(或负)阶跃增量的变化(即阶跃干扰,此增量不宜过大,以免水箱中水溢出),于是水箱的液位便离开原平衡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箱液位进入新的平衡状态,记录下此时的仪表输出值和液位值,液位的响应过程曲线将如图1-4所示。图1-4双容水箱液位阶跃响应曲线7.根据前面记录的液位和仪表输出值,按公式(1-2)计算K值,再根据图1-3中的实训曲线求得T1、T2值,写出对象的传递函数

10、。五、实训结果1.双容水箱液位特性测试实训的结构框图。232.根据实训得到的数据及曲线,分析并计算出双容水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