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740037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0
《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前景观察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摘要: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前景观察分析介绍了物流行业的专业现状、物流专业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什么样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受青睐、我国开设物流管理的专业的高校有等内容,详细介绍了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前景。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前景观察分析 现代物流被企业界称为“尚未开发的新大陆”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可见,物流行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无穷。物流行业发展得好,必然会带动就业。更进一步说,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呢? 物流行业的专业现状 毕业生适应在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中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和与物流相关的铁
2、路,航空,港口,仓储等管理和技术工作。 所谓物流,就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它包括运输、储存、搬运、分拣、包装、加工等多个环节。该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物流概论、市场营销、经济地理、国际贸易概论、管理学原理、商务英语、运输组织技术、仓库与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等课程。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市场竞争程度日益增加,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即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
3、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提高质量,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现在世界做专业物流比较著名的公司有:美国联合包裹(UPS)荷兰邮政(TNT)德国邮政(DHL)美国联(FEDEX)为什么现代物流业的前景看好呢?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全国已有30多个省与城市作出了物流业发展规划并出台了必要的产业政策,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写中国物流业发展大纲,并提出了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初步意见。由于有政策的扶持,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开始步入快车道。到现在为止,中国已经形成公有制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与外资(含
4、中外合资)物流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趋势从03年开始,并在明显加速。在5至10年内,将形成10个左右全国公认的中国物流领军企业,并走向国际。80%企业物流已开始部分外包,外包的比例与外包的领域将逐步扩大,涌现出包括海尔物流、宝供物流、招商局物流在内的优秀物流企业。首届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2003中国物流(企业)年会的报告也显示,2003年1至9月,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1.7万亿元,同比增长26.9%。物流总值的高速增长,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全球最大的货运公司之一——美国万络环球公司副总裁卡扎瑞预测,“中国
5、物流业预计未来10年内相关服务收入将保持20%的年增长速度。”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物流研究所所长吴清一认为,中国现代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配送体系不健全,但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物流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物流专业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物流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知识结构 (1)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了
6、解物流管理发展的最新动态 2、能力素质结构 (1)具备物流管理的应用程序操作能力; (2)具备物流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3)能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规划,具有物流管理的基本能力。 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 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在物流企业、港口、海关、货运公司、商贸企业等就业,就业前景良好。今后一段时期,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以及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吃香。物流
7、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60余万。据了解,目前最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那些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他们的年薪最高可达100万元。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现代物流业。世界市场中不断上升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开辟效益增长的新来源,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产业象接力棒一样,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转移,新的国际生产体系逐步形成。例如波音飞机,虽然最后是在美国西雅图组装,但它在70多个国家生产零部件。 现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就更多地变为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或者说是以跨国公司为
8、中心的生产体系之间的竞争,而不再是单个企业或厂商之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