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机遇与政策(之二)

热电联产机遇与政策(之二)

ID:14720903

大小:4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30

热电联产机遇与政策(之二)_第1页
热电联产机遇与政策(之二)_第2页
热电联产机遇与政策(之二)_第3页
资源描述:

《热电联产机遇与政策(之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机制与政策(之二)                           热电联产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中电联课题组                        中国热电联产的发展,要根据国家能源资源储备、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正确选择相应的科学发展战略。一、面临的能源资源形势  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决定了我国将长期保持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也造成了我国电力生产以火电为主的基本格局。因此,保持未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仍然需要以火电为主的电力结构来支撑,但前提是

2、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优化发展火电,促进技术升级,降低单位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时,我国人均土地面积0.78公顷,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电力发展受土地资源瓶颈影响,需要采取集约用地政策。另外,按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单位GDP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两项约束性指标,电力工业的发展也将受到资源约束和环境气候的挑战,必须在资源和环境总量的约束之下实现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在节能中实现高效低耗发展。  未来中国热电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仍然是增长。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工业化增长和城市

3、化进程的加快将是中国发展的趋势,必将大大增加对电力、热力的需求。保持热电的持续增长,不断增加供应能力,满足电力、热力需求,将是中国热电产业发展的最主要任务。考虑到我国面临的能源形势和节能减排的指标约束,未来热电在专注发展的同时,必须向兼顾节能、环保的集约型方向转变。二、国际上对热电联产支持政策  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焦点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发达国家将发展热电联产作为节约能源、减少排放量、改善环境的切入点,通过立法,积极鼓励和支持不同型式、不同容量的热电联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丹麦制定了集中供

4、热的法规,城市的供热规划由中央政府批准,强制实行区域集中供热,从法律上解决了热电的电力上网问题。1990~1995年间,丹麦批准建设的150万~200万千瓦的新建电厂,全部为热电联产。目前,丹麦的火力发电厂均对外供热,能源效率大大提高。丹麦政府对热电工程提供利率为2%的优惠贷款,偿还期为20年,对使用天然气的热电厂,给予30%的无息贷款。  美国的《能源法》中规定,电力公司必须收购热电厂的电力产品,其电价和收购电量以长期合同的形式固定。同时允许热电厂将其电力直销用户,电力公司只收相应的通道(电网)费用。美国政府鼓励热电

5、联产的优惠政策主要是:给予热电项目减免10%的投资税;缩短热电资产的折旧年限;热电联产项目获得经营许可证的程序简便化。  德国议会2002年通过了热电联产法,规定了对热电联产的一系列支持机制,鼓励老热电机组现代化改造和新建热电机组。  日本将热电联产作为21世纪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设施,制定了《供热法》、《城市规划法》、《防止公害法》等相关法令,明确规定在新建和改造3万平方米的建筑物时,一定要纳入到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并提出了推动热电联产发展的指导标准。在政策支持方面,鼓励银行、财团对三联供(供电、热、冷)系统出资、融资,

6、对城市三联供企业减税或免税;对供热设施,投产年的折旧按30%计算,并减免税7%。政府对热电项目给予年利率3%的低息贷款或补贴(一般工业贷款利率为6%)。3  欧盟要求成员国在节能和可用能需求的基础上支持热电联产。要求成员国在电网系统和税率上支持热电,尽可能为高效率小型热电联产机组并网提供方便。要求成员国鼓励设计符合热经济性需求的热电机组。三、热电产业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关系  从中国热电产业发展的历程来看,热电如何保持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一直是个难题。从上世纪70年代后的“电荒”到2002年

7、再次出现电力短缺,直到2007年才有所好转。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电力和热力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再次出现产能过剩。热电产业的发展不稳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可能是热电产业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是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或发展规划设计时存在问题。因此,各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工业园区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热电规划,保障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电力和热力,实现热电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2.与深化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  1998年以来,电力行业实行了政企分开和破除垄断的改革,这是在

8、国际电力改革和国内电力相对过剩的背景下展开的。2002年,电力改革才刚刚开始,电力短缺问题却又重现;现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对电力、热力的需求有所下降。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使热电产业的进一步改革面临新的压力。但从另一方面情况看,我国一些热电联产机组建在热负荷中心,南方的一些工业园区内均建设了热电联产机组,这些机组与热用户又只有一墙之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