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ID:1471838

大小:405.00 KB

页数:86页

时间:2017-11-11

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施工规划总说明1工程概况2工程项目及工程量3施工条件及施工特性4施工总布置5施工总进度5.1施工总进度安排5.2施工强度5.3强度分析5.4施工进度横道图6资源配置6.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用量计划6.2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动组合第二章分项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2工程测量3施工设备选型4分项工程施工程序和方法4.1各区域施工安排4.2施工准备4.3水下疏浚施工第三章施工保证措施1质量保证措施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环境保护措施5施工进度保证措施6防洪

2、与气象灾害安全防护措施第一章施工规划总说明1工程概况1.1工程描述中国世界银行二批内河贷款项目广东省部分即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包括西江下游(肇庆~虎跳门)航道整治和莲沙容水道(南华~莲花山)航道整治工程两部分。C6合同段地处新会市和斗门县。本疏浚合同(C6)范围为西江下游百顷~虎跳门口段航道(又称为虎跳门水道)。虎跳门水道从百顷头到入海口,按其水文情况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河道特性,可分为横山浅段、七姐妹浅段、虎跳门浅段、口门外浅段等四个浅段,各浅段情况见下表:浅段名称浅段长度航槽最小水深(m)横山段107

3、202.1七姐妹段26303.5虎跳门段44702.2口门外段210002.5合计210852工程项目及工程量2.1主要工程项目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包括疏浚、筑坝、护岸、炸礁、裁弯切咀、航标通讯、站场及码头等17个土建合同,本次同时进行招标的是C1-西江(肇庆-百顷头)疏浚、C6-西江(百顷头-虎跳门)疏浚和C8-莲沙容水道疏浚。虎跳门水道,现通航1000t级内河船舶,航道等级为内河Ⅲ级,目前的维护标准为2.5×50×360(水深×航宽×弯曲半径)。该航道段的桥梁净空尺度情况如下所列:河段名桥梁名称净高起

4、算水位通航净空尺度(m)水位(m)重现期(年)净宽净高虎跳门水道百顷头~虎跳门南门大桥2.10202×10022西江下游(百顷头-虎跳门)航道按通航3000t级江海轮设计,航道设计尺度如下:航道水深:6m;航道底宽:100;航道弯曲半径:650m。2.2主要工程量表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挖运土方5kmm32487142挖运土方10kmm3482787挖运土方35kmm33774900吹填土方吹距1200以内m329699292.3为完成承建的工程项目,拟在本标段范围内修建的临时工程:(1)办公、生活营地及其

5、他临建设施。(2)施工水、电系统及通讯系统;3施工条件及施工特性3.1施工条件3.1.1气象、水文本项目所在地区处北回归线以南,濒临南海,具有热带、副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同时具有海洋性气候色彩。总的情况是高温多雨,夏季多台风,冬季有寒潮。气温:年平均气温约21°C,以7-9月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28°C,但受海洋性天气影响,极端气温很少超过37°C;1月份最低,平均13°C以上,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0°C以上。降水:年降水量一般为1000mm-2400mm,年平均降水天数约150天,其中雷阵雨约80天,冬季

6、降水量较小。雾:雾况一般出现在11月至翌年4月,全年约有10-20个雾日。风向:夏季多为南风,偏南风,冬季多为北风,偏北风,多年平均风速约为2.4m/s.台风:每年约3次,在5-10月影响项目区域,通常出现在7-9月份,台风时常伴有暴雨暴潮。流量:西江百顷头-虎跳门航道是以径流为主型河流,同时也受不规则半日潮型潮汐的影响,在虎跳门水道百顷头入口处多年平均流量为2520m3/s,约占马口站平均流量的33.6%,此后沿程再经多处分流。潮流界线:枯季由于径流量减少,潮流上溯,潮流界线在肇庆以上;洪季潮流界线在江

7、门、外海一带。潮位:一年中最高潮位出现在汛期,以7月份最多,最低潮位现于枯季12-3月份,以1月份最多。洪水:洪水发生于4-9月份,以6-8月份最多,洪水历时一般为3-4天。枯水:枯季发生在10-4月份,最枯一般在1-2月份。3.1.2地质、土质3.1.2.1地貌虎跳门水道西侧为高平原,东侧为低平原,近口门段为丘陵夹持,并有零星残丘分布其间。高平原,当地又称高沙田。是年代较老,围垦较早的平原,地面高程0.5-0.9m,低平原,又称低沙田,是近期围垦的平原,地面高程-0.2-0.7m。3.1.2.2地质虎跳

8、门水道包括河流两岸,则为黄杨山和古兜山之间的基岩凹地,基底起伏不平,多为砂岩、砾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埋藏较浅。三角洲平原及河流两岸,沉积层的岩性组成较为复杂,且因地而异,这是砂同沉积环境下河相海相相互作用的结果。总的来看,沉积层的柱状综合特征,大体上可分为六组:自下而上第一组为河相沉积的底砾层;第二组为海相沉积的深灰色粘土;第三组为河相沉积的花斑粘土或砾砂层;第四组为海相沉积为主的深灰色淤泥;第五组为河相沉积为主的浅风化粘土或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