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709898
大小:209.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7-30
《东莞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东莞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8-2020年)一、“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一)规划实施总体情况“十二五”期间,我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全市涉重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污染源综合防治水平显著提高,重金属污染防治监测监管能力不断加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重金属环境风险防范水平明显提高。从环境质量状况来看,“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重点重金属污染物达标率为100%,地表水国控断面重点重金属污染物达标率为100%,全市水环境监测断面主要防控重点重金属污染物达标率为100%,电镀重点防
2、控区大气环境监测点位主要防控重点污染物达标率100%。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减排方面,2015年全市铬的排放量分别比2007年比下降了19.3%,铅、镉和砷下降了23.3%、47.6%、58.7%,汞排放量不增加,完成了省下达的重金属污染减排任务。(二)主要经验与做法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联动机制—3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重金属污染防治和控制的方针政策,确保实施方案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全市建立了重金属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形成了政府统一协调、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和紧密合作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机制。市环保局
3、设置专门岗位,协助推进全市重金属的有关工作。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作为实施主体,为深入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加强产业布局引导,推动四大环保基地建设全力推进长安镇、虎门镇、沙田镇、麻涌镇的4大电镀、印染环保专业基地的综合整治建设,按照了“整体规划、分步建设、统一运营、统一治污、统一监管”的管理模式,优化了电镀等涉重行业的布局。出台了《东莞市环保局电镀、印染等重污染行业优化升级整合入园工作方案》,按照“关闭一批、提升一批、进园一批”的原则,倒逼现有电镀等涉重金属企业加快工艺改造升级,推动电镀等涉重
4、金属企业入园搬迁,实现电镀等涉重行业转型升级。到2015年底,4个环保专业基地共接纳金属表面处理与热处理加工企业144家,全市共217家电镀企业实施污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企业污染治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3.加大淘汰落后产能,依法推动清洁生产—33—十二五期间,我市通过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推动涉重金属企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企业工艺技术改造,分行业分期分批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通过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工艺技术改造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涉重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减少含重金属原材料的应用,减少生产工艺
5、过程中的重金属副产物或污染物产生,从源头降低环境风险,提升行业整体污染防治水平。截至2016年,全市共完成128家涉重金属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十二五”期间,东莞市共淘汰19家涉重金属企业的含氰电镀工艺(除电镀金、银、铜基合金及予镀铜打底工艺外)。4.强化执法监管,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十二五”期间,我市印发实施《东莞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全市重金属污染源综合防治工作抓手,强化环境执法监督,督促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落实整改,严肃查处涉重金属企业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对长安镇、虎门镇、沙田镇、麻涌镇四大环保基地集中治污设施安装
6、在线监控系统,实现重点污染源的实时监控。深入推进市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共增扩包括水、气、土壤在内的23个重金属监测项目,全面提升重金属环境监测水平。推动涉重金属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重金属污染防治,督促企业建立重金属污染物产生、排放详细档案,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确保重金属污染物达标排放。(三)存在问题与挑战1.重点区域污染物排放负荷大,环境风险防范压力大—33—据统计,虎门镇和麻涌镇涉重企业的数量约占了全市涉重企业数量的一半,铅汞镉铬(包括总铬和六价铬)砷镍银锌铜10项重金属污染物中,除镍的排放量虎门是排第二外,其
7、他9项重金属污染物都是虎门的排放量最大;虎门、麻涌、长安以及茶山等镇街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占比都很高,区域性重金属污染呈严重态势,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隐患大。2.行业工艺水平有待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有待提升“十二五”期间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工作中,总共开展3项重金属污染示范性技术项目,10项综合污染防治项目,重金属污染防治相关环保产业和高科技企业发展缓慢,无法满足当前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总体需求。重金属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的研发大多数处于实验室研究和小试阶段,试点示范及技术推广工作尚不多;重金属污染减排量化和循环利用技术、重金属污染与人体健康等
8、领域科技研发相对较少,全面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的条件尚不成熟。以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研发、示范推广、环保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为核心的重金属污染防治科技支撑体系亟待发展与完善。—33—目前,一方面由于企业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