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705793
大小:8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30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试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 二者都为吸收光谱,吸收有选择性,主要测量溶液,定量公式:A=kc,仪器结构具有相似性.不同点: 原子吸收光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原子吸收 分子吸收 (2) 线性光源 连续光源(3)吸收线窄,光栅作色散元件 吸收带宽,光栅或棱镜作色散元件(4)需要原子化装置 (吸收池不同) 无(5)背景常有影响,光源应调制(6)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7)干扰较多,检出限较低
2、 干扰较少,检出限较低2.试比较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属于原子光谱,对应于原子的外层电子的跃迁;是线光谱,用共振线灵敏度高,均可用于定量分析. 不同点: 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1)原理 发射原子线和离子线 基态原子的吸收 自由原子(光致发光) 发射光谱 吸收光谱 发射光谱(2)测量信号 发射谱线强度 吸光度 荧光强度(3)定量公式 lgR=lgA+blgcA=kcIf=kc
3、(4)光源作用不同 使样品蒸发和激发 线光源产生锐线 连续光源或线光源(5)入射光路和检测光路 直线 直线 直角(6)谱线数目 可用原子线和 原子线(少) 原子线(少)离子线(谱线多) (7)分析对象 多元素同时测定 单元素 单元素、多元素 (8)应用 可用作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9)激发方式光源 有原子化装置 有原子化装置 (10)色散系统棱镜或光栅 光栅 可不需要色散装置
4、(但有滤光装置) (11)干扰 受温度影响严重 温度影响较小 受散射影响严重 (12)灵敏度 高 中 高 (13)精密度 稍差 适中 适中3.已知钠蒸气的总压力(原子+离子)为1.013´l0-3Pa,火焰温度为2500K时,电离平衡常数(用压力表示)为4.86´l0-4Pa。试计算:(1)未电离钠原子的分压和电离度;(2)加入钾为缓冲剂,电子分压为为1.013´l0-2Pa时未电离的钠原子的分压。(3)设其它条件(如温度等)不变,加入钾后的钠原子线发射强度
5、和吸光度的相对变化。[提示:火焰气态原子行为可近似看成“理想”气体,即p=nkT。火焰气体的电离忽略不计]解:(1)Na==Na++eabb则未电离的钠原子的分压为5.135×10-4Pa电离度 (2)加入钾缓冲剂 即则钠原子占总的分数为 (3)A=K’N0,N0为基态原子数.(Iij=AijEiN1,) A1=K’·0.506N,A2=K’·0.954N4.设测定硅时,N2O-乙炔焰温度为3000±100K,SiI251.9nm上能级的能量为4.95eV,下能级的能量为0.0279eV。试计算谱线发射强度及吸光度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相对波动(即DI/I及
6、DA/A值)。[提示:从温度变化导致波耳兹曼因子e-E/kT变化去考虑]解:已知λ=251.9nm,k=1.380×10-23J·K-1,用eV表示为k=8.614×10-5eV·K-1,谱线251.9nm对应的能量为4.95eV,在此温度下,基态原子数占绝大多数,认为N0代替总的原子数N.则于是将Ni对T求导数,得到(1)发射线强度与激发态原子数成正比,则温度变化引起的谱线发射强度的相对变化为 (Ei=4.95–0.0279=4.922eV)T=2900K时,T=3000K时,T=3000K时,(2)吸光度A与基态原子数成正比,于是温度变化引起的吸光度相
7、对波动为 统计权重比为1T=2900时,T=3000时,T=3100时,5.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元素M时。由未知试样得到的吸光度为0.435,若9毫升试样中加入1毫升100mg·L-1的M标准溶液,测得该混合液吸光度为0.835.问未知试液中M的浓度是多少?解:标准加入法 解得cx=9.81mg·L-16.测定镍时所得数据如下:吸光度加入镍量/µg·200mL-1空白样品0.00200.009000.02140.02842.000.04140.04844.000.06070.06776.00应用标准加入法求出样品中的镍含量。解:此系标准加入法,但空白视为
8、一个样品,亦需作标准加入线,分别求出Fe含量,然后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