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户融资制度:研究现状、历史变迁与供求非均衡

中国农户融资制度:研究现状、历史变迁与供求非均衡

ID:14693493

大小:3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9

中国农户融资制度:研究现状、历史变迁与供求非均衡_第1页
中国农户融资制度:研究现状、历史变迁与供求非均衡_第2页
中国农户融资制度:研究现状、历史变迁与供求非均衡_第3页
中国农户融资制度:研究现状、历史变迁与供求非均衡_第4页
中国农户融资制度:研究现状、历史变迁与供求非均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农户融资制度:研究现状、历史变迁与供求非均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农户融资制度:研究现状、历史变迁与供求非均衡[摘要]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农户融资制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都比较丰富,但系统研究和动态研究略显欠缺,将制度供求理论引入研究的文献很少。结合中国农户融资制度的变迁及制度变迁理论来看,中国农户融资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城市利益导向的金融抑制与金融约束并存的政府管制与操纵,这是导致农户正式融资制度供给不足与过剩并存的、非均衡的政策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制度的设计必然与农户的实际需求背离。  [关键词]农户融资制度;研究现状;制度变迁;制度非均衡      前言  14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却是一个农村金融小国。1979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2、中国虽然在农村金融领域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出台了许多惠农金融政策,对已有的融资制度进行了大大小小的修补,但迄今为止,始终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浅化、农户贷款难的现象仍然存在并且呈逐渐加强的趋势。那么,农村金融制度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如何改革现有的融资格局和制度,使农村金融名副其实,使农户的正常融资需求得到满足?理论界从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信用社)和需求主体(农户)出发,围绕以上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其研究范式和研究结论既有一致的地方,但在某些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争论。笔者在评述国内学者对农村金融和农户融资制度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中国农户融资制度变迁的历史

3、轨迹,并就农户融资制度供需非均衡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一、国内学者对农户融资制度研究的现状评介    农村金融和农户融资制度是国内外经济学家长期关注的焦点和难点。到目前为止,除少数发达国家和极少数发展中国家外,农户融资效率低下、融资困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中国也不例外。  (一)农户融资制度的研究现状  中国农户在1980年刚作为单独的借贷主体便出现了融资难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计划与市场交错混杂的运作体制,学者们对农户融资问题的研究也始于该阶段。但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研究对象以正式的金融制度为主,很少关注非正式金融制度,对后者基本持否定态度;在研究方

4、法上则大多局限于描述性的个案研究和定性研究,且对农户融资的研究也多内蕴于对农户经济活动和农村宏观金融制度的研究,单独研究农户融资问题的文献十分有限。进入19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和农村金融市场的萎缩,农户融资问题又一次引起学者们的广泛注意,专门研究农户融资制度的成果逐渐增多,该阶段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1.14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注重大样本的实证研究。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金融课题组1998年对广东、浙江、湖北、山西、陕西256个农户的研究[1];霍学喜等从2000到2003年对陕西渭北地区8个村庄农户借贷行为的研究[2];史清华、李延敏分别于2002年、20

5、05年对全国300多个村庄、2万多农户的跟踪研究[3,4];何广文2005年对贵州502个样本农户的研究[5]等等,并逐步引入了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框架与分析范式,用制度变迁理论来解释和指导农村金融制度的演变与创新[6,7]。研究表明,不同区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农户其融资行为虽然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共性。  2.14在研究内容上,不仅关注农户正式的融资制度,而且对非正式融资制度也给予了深入的研究,并主要围绕农户融资的来源、数量、用途、成本、风险等展开了细致的研究。这方面典型的研究有:史清华及其课题组成员1996年、2000年对山西太原、大同等10个地市民间借贷的

6、研究[8];温铁军、曹力群2000年对我国东、中、西15个省份农户间私人借贷的研究[9,10];何军等2005年对江苏沐阳等6个县市、481个农户民间借贷的研究[11];等等。学者们一致认为,民间借贷一直以来都是农户外源性融资的首选渠道和主要渠道,而私人借贷又是农户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所有研究表明,私人借贷至少占农户借贷总额的70%以上,有的地方甚至高达90%。何广文进一步指出,这种现象是在既有的融资制度下农户融资行为被扭曲的结果,与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发育和农户真实的融资意愿相悖[12]。关于农户融资的数量、用途和风险,学者们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在数量上以小额为主,非生产性的借

7、贷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占主要地位,整体风险并不十分突出。但在农户的融资成本和信息优势上,则开始出现分歧。大多数学者认为,农户间私人借贷与正式借贷相比,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信息对称优势,但也有学者提出异议。如中国人民大学张杰指出,农户私人之间的友情借贷还包括无形的“面子成本”[13],而这一成本在正式金融中介借贷中是不存在的,由此可以推论,随着面子成本的上升,私人借贷的成本优势则要大打折扣;刘民权则指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信贷圈子也被要求进一步扩大,私人借贷的信息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