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强堡垒 注活先锋

筑强堡垒 注活先锋

ID:14692281

大小:4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9

筑强堡垒    注活先锋_第1页
筑强堡垒    注活先锋_第2页
筑强堡垒    注活先锋_第3页
筑强堡垒    注活先锋_第4页
筑强堡垒    注活先锋_第5页
资源描述:

《筑强堡垒 注活先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筑强堡垒注活先锋——关于高坪镇基层组织建设和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主要看领头羊”,可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战斗力和基础。近期,我镇按照上级组织部门要求,组成工作调研组,深入到全镇26个村实地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查阅有关资料和座谈研究等形式,就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以往我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所采取的主要做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

2、系统的归纳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一、基本现状高坪镇位于临川区的西部,交通便利,通讯畅达。全镇面积123.2平方公里,人口3.4万,其中农业人口为3.2万人,辖26个行政村,136个村民小组,村党支部书记26名。从年龄结构上看,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6.2岁,其中年龄在30-40岁之间的5人,占19%;40-50岁之间的13人,占50%;50-60岁之间的7人,占27%;60岁以上的1人,占4%。从文化程度上看,大专文化的4人,占15%;中专、高中文化的6人,占23%;初中文化及以下的16人,

3、占62%。从职务上看,村书记、村主任“一肩挑”的有3人,占12%。从经济能力上看,致富能手10人,家庭年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1人,占4%,5万元以上的6人,占23%。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情况来看,无办公房有7个,占27%;危房不能办公有1个,占4%;仍在危房办公的有4个,占15%;在村小学校办公有10个,占39%;06年以来新建有4个,占15%。从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来看,国家取消农业税费以后,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减少,一些日常开支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实际来源于村本级集体经济收入均为0元,农民

4、人均纯收入达5544元,属于经济贫困地区。近几年来,我镇始终按照“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主要看领头羊”这一战略思想,创新各类载体,通过村党支部书记内强素质带队伍,悉心为民树形象,加强村支部自身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村党支部书记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主要做法是:(一)把握“关键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我镇始终按照“五个好”目标要求,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让党组织强起来,让党旗飘起来,让党员红起来”。一是酏强班子。“

5、农民要致富,全靠党支部”、“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我镇始终把建强班子作为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来抓,把那些“政治上过硬、作风上优良、工作上有本事、经济上能带头致富”的人选配进村“两委”班子,努力把村“两委”班子建成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战斗堡垒。尤其是在选配村支部书记标准上,严格按照寻求党员公认和群众公认的最佳结合点进行。2006年以来,共调整和充实两委干部17名,其中村支部书记4名。二是带好队伍。我镇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村支部书记的教育管理工作,使他们处处发挥模范作用,时时彰显先进本色。同时高度

6、重视发展党员和培养积极分子工作,发展一批党员,培养一批后备干部,不断为党员队伍输入“新鲜血液”,做到了村村破0,切实解决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三是建好阵地。2006年以来,省市区下大气力全面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为此,我镇抢抓机遇,多方筹资,克服困难,兴建标准化的村级活动场所3个。同时严把选址关、质量关、资金监督使用关,真正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阳光工程”、群众“满意工程”,当地群众的“便民服务中心”。四是健全制度。俗语说得好,“人无笼头用纸栓”。我镇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工作,坚

7、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村支部村委会议事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财务、村务、党务公开等制度,重点放在抓好各项制度的监督与落实工作,使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抓住“根本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一是明晰发展思路。首先认清本村经济发展现状,站在尽可能高的角度分析本村自然环境、资源优势以及阻碍本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梳理。本着“尊重科学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确定本村经济发展思路,制定本村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近期计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一

8、步一个脚印”,不断发展壮大村级经济。二是突出发展重点。采取“用一户带多户,一片带动一个村”的办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乃至“一镇一业”的新格局。目前,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初步已形成了阳城杂交育种基地、万亩黄栀子基地、千亩金银花基地,梧溪粉丝等品牌产品。同时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下功夫,发展务工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借助国家对农村发展重点倾斜的政策,多方争资金、跑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等办法,积极发动群众,着力改善农村水、路、桥等基础设施条件,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如梧溪村在争取在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