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

ID:14670368

大小:706.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29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_第1页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_第2页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_第3页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_第4页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贡河引水灌区设计说明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初步设计目录第一部分灌区基本情况……………………………………2第二部分设计任务……………………………………2第三部分具体设计说明……………………………………3作物灌溉制度和灌水率图设计…………………3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15灌区规划…………………16渠系建筑物统计…………………2323贡河引水灌区设计说明第一部分灌区基本情况贡河灌区位于长江以南,南为贡河北至介荣山,西起马头山,东以龙尾河为界。灌溉区域为20米等高线以下的大部分耕地,灌区地形属山前河谷阶地,地形较为平缓,区内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6.5℃,无霜期平均231天。

2、多年平均降雨量1241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165毫米。20米等高线以下有大部分耕地,属兴隆、大胜二乡管辖(以申溪为界,东为兴隆,西为大胜),主要种植作物为水稻和棉花,一方面,由于降雨量充沛,但年内分配不均,年际间变率大,与作物需水要求不相适应,常有不同程度的旱象出现;另一方面,由于汛期降雨集中,雨量大,又常出现涝灾。除了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外,区内大部分地下水位较高,雨后地下水位上升迅速,且回落较慢、三麦经常受渍减产。在旱、涝、渍三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下,本区的农业生产一直很不稳定,产量较低。贡河为清水河流,最大含沙量5%,水质符合灌溉水质标准;地处马头站处的上下游1

3、公里河段内,水量较为丰富,河床均为灰色安山岩,风化不严重,地质条件较好。是灌区的水源和排水承泄区。灌区内还有申溪、吴家沟和龙尾河,均属于贡河的支流。灌区不透水层埋深12.6米左右,土层的渗透系数K=1.3m/d,给水度μ=0.015,地下水矿化度<1g/L,土质为中粘壤土,无盐碱化现象。第二部分设计任务根据本地区兴利除害,保证农业高产稳产的要求,规划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3贡河引水灌区设计说明一、主要作物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图的绘制二、灌排系统规划1.干、支级灌排系统的规划2.典型支渠控制范围内的斗、农渠及斗、农沟规划3.田间工程规划4.灌排系统建筑物规划三、灌溉渠道设

4、计1.典型支渠的流量推算2.干渠设计流量推算3.渠道加大流量和最小流量计算4.渠道纵横断面设计四、排水沟道系统设计1.排涝流量和排渍流量计算2.排水沟水位推算3.排水沟纵横断面设计五、工程量计算第三部分具体设计说明一、作物灌溉制度和灌水率图设计本灌区种植早稻、晚稻、棉花、小麦、大麦、绿肥等作物,其中小麦、大麦、绿肥基本上不进行灌溉。23贡河引水灌区设计说明1.1水稻灌溉制度的确定灌区设计保证率采用80%,经频率计算分析,确定设计年为1971年。本地区水稻采用勤浇浅灌,适时晒田的灌水方法,在分蘖末期落干晒田三天。泡田定额取85m³/亩,插秧时田面水深20mm。根据设计年的逐日降

5、雨量和蒸发资料以及其他有关的灌溉资料,用水量平衡列表法进行灌溉制度的确定。1.1.1早稻早稻的生育期自4月25日至7月14日止,由马头水文站逐日蒸发资料可得出,早稻整个生育阶段总蒸发量为310.30毫米,早稻需水系数α=1.20,于是,可得早稻整个生育期需水量为:根据各阶段需水模数、田间渗漏量,可得阶段耗水量和逐日耗水量如下:早稻逐日耗水量计算(mm)生育期返青分蘖孕穗抽穗乳熟黄熟全生育期起止月日4.25~5.45.5~6.16.2~6.166.17~6.266.27~7.67.7~7.144.25~7.14天数1028151010881需水模比系数0.070.240.240

6、.220.140.09 阶段需水量(mm)26.189.489.481.952.133.5372.4阶段渗漏量(mm)15.042.022.515.015.012.0121.5阶段耗水量(mm)41.1131.4111.996.967.145.5493.9逐日耗水量(mm)4.14.77.59.76.75.7 (注:稻田渗漏量为1.5mm/d)根据生育期各阶段好水强度、生育期降雨量、各生育阶段适宜水层深度,用列表法推求早稻灌溉制度如下:表1—1早稻生育期灌溉制度计算表(单位:mm)日期生育期设计淹灌水层逐日耗水量逐日降雨量淹灌水层变化灌水量排水量月日(1)(2)(3)(4)(

7、5)(6)(7)4240.520.025返青期10~30~504.11.417.3260.213.423贡河引水灌区设计说明270.329.620.02825.5日期生育期设计淹灌水层逐日耗水量逐日降雨量淹灌水层变化灌水量排水量429返青期10~30~504.121.43017.3510.613.8223.733.4329.3425.25分蘖期10~40~60(分蘖期末三天晒田)4.71.522.0617.3712.6833.441.3936.61031.91127.21222.51317.814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