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

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

ID:1465703

大小: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1

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2015年12月由河南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向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黄秋葵种植技术规程》省级地方标准立项,2016年5月《黄秋葵种植技术规程》被列入2016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豫质监标发[2016]127号文),批准由济源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承担该地方标准的起草工作。2.编制目的黄秋葵又名羊角豆、咖啡黄葵,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热带地区,现在美国、日本、东南亚及欧洲、非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栽培较多,我国各地也均有栽培。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黄秋葵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和保健功能,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开发前景日渐广阔。近年来我省发展势头迅猛,一些地方已初具规模,为进一步规范黄秋葵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制定《黄秋葵种植技术规程》,藉此引导我省黄秋葵实现标准化生产。3.编制过程3.1前期工作成立标准编制小组,广泛收集有关黄秋葵种植方面的技术资料,进行实验研究、验证和总结。同时进行产地调研,了解农户最新生产实践,为科学制定标准奠定良好基础。53.2起草文本2016年8月,召开编制方案论证会,确定编制原则、编制框架和内容,并进行人员分工。起草人员在认真查阅标准制定有关文件,深入学习标准的格式、内容

3、、术语表达方式基础上起草了标准初稿,并进行了多次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4.编制原则和依据4.1本标准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4.2本标准根据田间试验,生产实践,技术验证、走访调查和标准使用者的反匮意见作为编写和修订依据。注重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4.3与本标准有关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是本标准起草的重要依据。4.4与本标准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有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4、、NY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等,这些标准是本标准将要引用或作为重要参考的标准。4.主要技术内容确定依据4.1产地环境要求符合NY5010的规定,确保大气、土壤和灌溉水质量达到无公害要求。黄秋葵忌连作,也不能与果菜类接茬,以免发生5根结线虫,最好选根菜类、叶菜类等作前茬。4.2品种选择因黄秋葵荚可食用,花可饮用、根茎叶及全株均可入药,因此品种选择除考虑环境适应性外,还应考虑品种的用途。据品比试验,适合我省种植的品种有五福等。4.3播期黄秋葵喜温暖,怕霜冻,整个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内。气温13℃,地温15℃左右可播种,但种子发芽和生育期适

5、温为25-30℃。月均温度低于17℃,即影响开花结果;夜温低于14℃,则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狭窄,开花少,落花多。26-28℃适温开花多,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因此为保证开花结果期处于各地温暖湿润季节,我省露地栽培应在4-6月播种,7-10月收获。4.4育苗 穴盘育苗参照NY/T2119通则,结合试验研究、技术验证和生产实践总结而成。主要技术措施包括穴盘和设施的选型及消毒、基质配制、基质装填、播种、催芽和苗期管理等几个环节。育苗基质应符合NY/T2118的规定。用种量根据出苗率、成品苗率、所需成苗数和种子千粒重进行计算得出。4.5移栽定植 移栽定植环

6、节主要是合理密植问题,根据品种特性和试验验证,实行双行种植,株距40cm-50cm,行距50cm-70cm,每亩种植3000-4000株为适宜密度范围,过高过低均不利于产量的发挥。4.6肥水管理 根据大量肥水试验和大田生产实践总结,黄秋葵亩均需5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60-80公斤。有机肥和三分之一的复合肥作基肥随整地施入,其余复合肥分次追施效果较好。开花结果期施氮磷钾复合肥20-25千克,中后期酌情多次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施肥总体原则按照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执行。苗期缺水时宜早晚人工喷灌,幼苗稍大后可机械喷灌或

7、沟灌。夏季需水量大,应及时浇水,浇水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整个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4.7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按照植保方针以农业预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药剂防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应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药剂防治时,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5.社会经济效益本标准的建立将有效指导黄秋葵规范化种植,对促进黄秋葵品种的推广扩散,形成地方产业,实现高产高效,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益,丰富蔬菜种类,满足消费者需求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6.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6

8、.1本标准是以规范本省黄秋葵生产,提高产量和品质,兼顾效益和安全制定,根据《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