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651980
大小:22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9
《新技术、新理念助力现代应急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技术、新理念助力现代应急管理(国际视野)《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20版) 德国纽伦堡市主要河流佩格尼茨河畔的大片草地得到良好保护,遇大雨时能起到蓄水作用。 刘华新摄 日本东京六本木新城的地下发电机组。 于青摄 今年8月,热带风暴“艾琳”席卷美国卡兹奇山的一个小镇。 人民图片 手机火情短信,视频安全监控数据分析,地震速报系统……借助现代化技术和新理念,应急管理变得更加快捷有效,更具针对性。 德国排水管网迎战暴雨 本报驻德国记者刘华新 今年7月19日夜,德国南部城市纽伦堡遭遇了一场30年不遇的大雨。“局部地区
2、甚至达到百年一遇的程度。”纽伦堡市排水和环境分析局(以下简称排水局)官员福尔克·纳赫特曼先生对记者说。 纳赫特曼是该局主管排水管网的官员。他说,降雨当天,他手下70人全部出动,检查排水管道是否工作正常。如果管道入口发生堵塞,就进行清理排障。其次,与该市防洪机构公共场所服务局、交警及消防部门合作,迅速排洪,确保遇险街道尽快恢复交通。 纳赫特曼说,纽伦堡政府当天出动各类消防人员约330人,加上交警、排水局、公共场所服务局及各类技术人员,总出勤人数约600名。在上述部门的全力协作下,全市50万人口没有出现一例死亡事故,只有近10处因受洪灾而采
3、取临时封道措施。 纳赫特曼带记者参观了几处地点:一是设在该局附近的纽伦堡最大地下溢洪池,容量为4.2万立方米。他说,这个池的结构设计保证雨水携带的杂物基本留在池内,不会外泄污染。记者看到,虽然大雨过去了1个多月,池壁上附着杂物的痕迹仍清晰可见。纳赫特曼说,市内还设有一个中心污水处理厂,雨水经过处理厂过滤后才能流进该市主要河流。二是该市建筑物下的一些排水沟渠。虽然建筑物下面同时也铺设有排水管,但管道流量有限,因此建筑物下的明渠也可以辅助排水,通往露天蓄水池。三是主要河流佩格尼茨河畔受到良好保护的大片草地。在暴雨时能起到蓄水作用。纳赫特曼说,
4、上面这些设施结合在一起,就能起到很好的防洪作用。 “面对30年不遇的暴雨,我们成功应对。”纳赫特曼介绍经验说。首先,纽伦堡95%以上的建筑都按规定与排水管网相连接。在这个方圆18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设有长达1400多公里的地下排水管网,虽然这次排水管网的泄洪能力到了极限,但基本还能保障需要。 其次,严格落实相关法律规定,即防洪区内不得有违章建筑。举个例子,如果根据各方面参数确定了某一地区不适合建设包括地下室、地下车库在内的建筑,不管开发商如何动脑筋“走后门”,都不可能得到必需的“排水许可证”,得不到排水许可也就开不了工。老百姓更不会选择购
5、买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因为根据规定,住在违规建筑里的住户不能办理财产保险。 再次,长年保持较高投资,对相关设施进行扩建和维护。排水局的年预算约为1亿欧元,其中排水管网的维护费就达到约600万欧元,新建排水管费用则为约1200万欧元。 最后,采用新技术。在1400多公里长的排水管中,主要排水管的直径为3.15米,最粗的部分直径甚至达到了4.8米。空间充足的排水管允许工人进入实现人工检测,排除裂缝等故障。另外有一大部分的排水管直径仅为30厘米,按规定,对这样的小直径排水管,每十年就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因此,排水局一直使用专用遥控相机进行检测
6、。最近,排水局投资21万欧元,购进了先进的检测车。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障城市排水通畅方面,纽伦堡政府并没有大包大揽,也发动了民间力量。纳赫特曼说,德国的建筑比较坚固,老百姓喜欢建造地下室储物。因此,暴雨成灾时,老百姓最关心的是自己房子的地下室是否被淹。居民一般都有保险。一旦房屋被淹,住户可以打电话叫消防,但要支付二三百欧元的费用,然后由保险公司返还。此外,排水局的预算也主要来自居民平常缴纳的水费。 日本新建筑解决灾后“回家难” 本报驻日本记者于青 日本“3·11”大地震后,在东京与人聊天的话题之一,是地震那天怎么回家的。 地震后
7、,地铁、新干线停运,公交、出租车等路面交通也因堵车陷入停顿,交通手段几近全部瘫痪。一位中国记者在外地采访,路途并不远,但因电车停运而无法回到东京的家中。一位家住川崎市的朋友,徒步回家用了4个多小时。另外一位家住千叶县的朋友,走回家用了7个多小时。一时间,“回家难”成为东京灾后流行语。 有调查显示,东京都与其周边神奈川县、埼玉县和千叶县这4个地区,地震当天回到家中的人约占80%,在公司过夜的约占12%,在公司以外过夜的约占7%。有机构推算,地震发生时上述4个地区有1400万人远离自己的家,其中约1000万人是徒步回家的,另有260万人当天未
8、能回去。当天下午7时路上行人达到高峰,约为300万人。根据日本中央防灾会议估算,如果东京发生里氏7.3级地震,首都周边4个地区将有650万人遭遇“回家难”。 心理学专家分析,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