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636079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35周邦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35周邦彦(二)刚才讲了周邦彦在中国词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作者,他吸取了五代北宋以来的小令跟长调的各种长处。因为时间不够,我不能多作引证。他写的小令有的也像晏殊、欧阳修的小令一样美的,也有感发。可是,我们介绍一个作者,主要介绍他白己特别的风格,他在词的发展史上所走出去的、他所开拓的一部分。比如说,周邦彦有一些小词写的和北宋其他作者差不多的,像这样的词我们就不讲它了。例如: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桂鹃啼。-《浣溪沙》现在读音都不
2、大讲究了,“涯”字有三种读音,这里读如“移”(yí)(支韵),另外也有时可读如“牙”(yá)(麻韵),或读如“崖”(ái)(佳韵)。我是怕大家误会,因为刚才我一直在说周邦彦的词是注重思索安排的,与其他作者之重视感发的不同。我所提出来的是他的一个特别的成就,是他的特色,是他与大家不同的地方。他有时写小令,也仍然是写的像晏殊、欧阳修那种风格的小令。这是所以我要补充说明的。我们接下来要谈到他注重思索安排,是由于有几个原因形成了他这种风格。一个原因是由于他自己的音乐才能。他喜欢把那些繁杂的难唱的曲调结合在一起,像《玲珑四犯》、《六丑
3、》之类的。这是使他的词重视思索安排的一个原因。刚才我讲了韵律跟诗词写作的关系,因为声律的格式如果跟口语吟诵的声音相近,自然喷涌而出,它就带着直接的感发。你要是想半天斟酌用字,这个不妥当,那个也不妥当,不但讲平上去入四声,而且四声都要分阴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每个字都要分这么细致的时候,就不是可以从口中的吟诵喷涌而出了,你一定要思索安排。周邦彦词的声调常常是拗折的,这也是使他注重思索安排的一个原因。4至于周邦彦注重思索安排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有的时候是以赋笔为词,是以写赋的笔法来写词的。而写赋是要铺张的,
4、是要思索的,是要安排的。周邦彦写赋,历史上有记载。周邦彦是钱塘人,元丰二年(1079)入京,在太学为太学生。不久以后,写了《汴都赋》。你要知道。在我们中国有个写赋的传统,而写赋常常是写都城的赋。像《两都赋》、《两京赋》、《三都赋》,从汉朝就开始有很多人写都城的赋了。所以,周邦彦就写了《汴都赋》赞美当时北宋的京都汴京的繁华富庶。那时正是神宗信用王安石实行新法的时候,周邦彦就在《汴都赋》之中,同时歌颂了新法。周邦彦这个人也跟现在有一些青年人一样有一个用心,希望早一点,用台湾年轻人的话来说,要早一点打出知名度,要早一点引起众人的注
5、意。现在有些青年用的手段有的时候就更加卑下了一点,哗众取宠。像周邦彦那时用的方法,还比较不失诗人学者的风范,写了一篇《汴都赋》,写得很长,且多用古文奇字。神宗皇帝看到有歌颂赞美他的这么长的一篇赋,很高兴,所以就教他亲近的侍臣在宫殿中诵读。而周邦彦用的古文奇字,那些读的人都不认识,就只好只读偏旁,以此可知周邦彦这个人本来是喜欢做一些引人注意的事情的。果然神宗皇帝欣赏了他,由太学生任命了官职,成了太学正,一下子从学生变成领导了。他自钱塘入汴都太学时,应该是二十四岁,二十八岁时上了《汴都赋》,本来可以飞黄腾达,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神
6、宗死了,哲宗继位,当时还年幼,于是由高太皇太后用事,就把所有的新法都废除了,起用了旧党。于是,周邦彦就在这个政海波澜的变化之中,朝廷把他从汴京赶出去,就到庐州去作教授。后来一度到过荆州,又到了江苏的溧水。这些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都有记载。而经过这一次变故以后,周邦彦的为人作风就改变了。所以,楼钥说:公壮年气锐,以布衣自结于明主,又当全盛之时,宜乎立取贵显,而考其仕宦颇为流落……盖其学道退然,委顺知命,人望之如木鸡,自以为喜。-《清真先生文集·序》他年轻时志意很发扬,一个平民太学生,以他的《汴都赋》得到神宗的赏识。他应很快可
7、以飞黄腾达,可是看一看他平生做官的经历,都是沦落在外地的。这是因为新旧党争的政海波澜。楼钥没有提出这一点来,过去研究周邦彦的人也没有把他一生的仕宦经历,跟北宋政治背景的新旧党争结合起来看。过去的人为什么没有这样的结合?我以为有些值得往意的原因,这当然只是推想。一个是由于周邦彦虽然歌颂过新法,可是因为他没做什么高官,在行政方面没有什么属于新党的事迹,于是被大家忽略了。第二个原因,是由于在中国旧传统的读书人之中,比较偏向旧党,而不赞成新党。像苏洵写《辨奸论》,攻击王安石。总之,这些人想要赞美周邦彦,抬高他的地位,不愿意把他说成是
8、赞美新法的人。他与政党的关系未被注意,就算他们注意到了,可是不愿意这样说、所以,过去没有人提出这一点。近年香港有一个学者罗忼烈教授特别提出来,说周邦彦是拥护新法的。其实,天下有很多相似而不同的事情。像神宗时代周邦彦到汴京,写了号称万言的《汴都赋》,苏东坡也是在神宗时代,前后上了两份奏疏,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