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八年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ID:14630004

大小:5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9

八年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八年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八年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八年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八年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一二三总分(一)(二)(三)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诗文默写(6分)(1),坐断东南战未休。(2)此生谁料,,。(3)今我来思,。(4)关河梦断何处,。(5),又弗如远甚。2、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讪笑shàn狼籍jí呆若木鸡寄人篱下B、轻蔑miè颓唐túi不能自己文质彬彬C、骚乱sāo奔丧sāng喋喋不休变卖典质D、陨落shǔn琐屑suǒ顽固不化触目伤怀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他来说是唾手可得。B、在单位不能够敬业爱岗,就很难有自己的立锥之地。C、在灾荒的年岁,祖父曾经背井离

2、乡,流落街头,靠打短工糊口。D、他经常犯错误,在老师眼里,他的错误可以说是俯拾皆是。4、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永久的悔》是季羡林在八十多岁是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B、《战国策》由东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属国别体。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三百零五篇,也被称作《诗三百》。5、修改病句(2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漂泊》,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20多年的毛里求斯籍华裔作者之手。6、请续写一个句子,与前两句构成语义连贯的排比句。(2分)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

3、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7、名著(3分)《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的主要内容:。8、赏析《十五从军征》,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5A.诗中“十五”“八十”可理解为实数,也可理解为虚数,是一种夸张的手法,目的是表现从军时间之久。B.作品表达了人们讨厌战争、渴望和平的意愿。C.作品省略了主人公从军

4、的过程,集中叙述了他归乡后家中的荒凉景象,这样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更能突出悲愤之情。D.本诗与《采薇》同是写从军征战的士兵还乡的感受,两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采薇》写出了归乡士卒愉悦欢畅的感情,而本诗则抒写了士卒的悲凉凄楚之情。二、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9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

5、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③侍御:侍从妃子。④谄谀:奉承拍马。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汇(4分)私:美:面刺:被:10、翻译句子(3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

6、者:。内外不闻吾过:。11、在宋昭公自己看来,他亡国的原因是“”,如果用【甲】文中邹忌的话来概括其亡国的原因,你会选择“”一句。(2分)(二)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2~17题。(15分)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②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③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

7、,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④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⑤5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