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613669
大小:16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9
《苏州河网体系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市河网水系总体规划【发布日期:2008-3-13】【作者:admin】【来源:市水利局】【字体大中小】苏州市河网水系总体规划第一章 总则第1条 规划目的1.制订一个集水环境、水资源、防洪安全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河网水系规划,为苏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水利和环境条件。2.为《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依法管理河道提供依据。第2条 指导思想综合考虑河道功能,因地制宜健全河网布局,优化配置河湖资源,理清搞活河湖水系,建立和恢复苏州自然、和谐、优美的水乡特色,推
2、动和促进苏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3条 规划要点1.健全河网水系布局2.划分河道等级3.科学确定河道功能4.划定河道蓝线范围5.河道景观规划原则确定及河道CODCr、氨氮总量控制指标第4条 规划范围北部以望虞河为界,南边以太浦河为界,西边以太湖为界,东部以长江为界,规划区面积6824km2。我市望虞河以西、太浦河以南地区需结合太湖流域武澄锡虞区、杭嘉湖区治理另行制订规划。在上述规划区范围内,根据城市功能的不同,划分为四个不同规划工作要求的规划层圈:第一圈覆盖整个规
3、划范围,约6824km2;第二圈以苏州市绕城高速公路为界,约1100km2;第三圈北以沪宁高速公路为界、西及南以运河为界、东以苏嘉杭高速公路为界,约75km2;第四圈为古城区,约14km2。 第二章 规划目标第5条 规划目标通过河网布调整、河道整治,形成“通江达湖、大引大排”水系格局,为实现“引排通畅、防洪安全、功能达标”提供基础条件。规划区内河道规模满足区域50年一遇防洪标准和20年一遇排涝要求。其中第二规划层圈内的苏州高新区、工业园区、吴中区、相城区及浒关片区满足100年一遇防洪
4、标准,第三规划层圈内满足200年一遇防洪标准。以截污治污、控制污染总量为基础上,全面改善河网水环境。规划的编制将为《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依法管理河道提供依据。第6条 规划水平年规划基准年为2003年;规划近期水平年为2010年;规划远期水平年为2020年。第7条 规划原则1.河网水系规划服从城市总体规划,专业规划与总体规划相衔接。2.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确保防洪安全,发挥综合功能。3.利用地理优势,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4.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
5、并举,提高工程实施效果。 第三章 河网规划第8条 河道等级划分将规划区内第一轮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已整治的和新一轮太湖流域防洪确定的流域性引排水河道划分为一级河道,包括望虞河、吴淞江、太浦河及京杭运河共4条。将规划区内的39条区域性引排水的河道划分为二级河道。将规划区内联系一、二级河道及影响范围在两个乡镇(街道)以上的141条河道划分为三级河道。影响范围仅一个乡镇(街道)或城市区的河道划分为四级、五级河道。第9条 一级河道区域内一级河道为流域性河道,有望虞河、吴淞江、太浦
6、河及京杭运河共4条,见表1。流域河道规模、控制宽度由流域规划确定。表1 一级河道统计表序号河名河道基本属性情况备注起点止点长度(公里)1望虞河太湖沙墩港长江60.20跨县市2京杭运河望虞河太浦河68.20跨县市3太浦河太湖时家港西泖河40.70跨县市4吴淞江京杭运河黄浦江84.00跨县市第10条 二级河道区域内二级河道为区域性市级河道,包括七浦塘、元和塘、娄江、杨林塘、外城河、老运河、西塘河、胥江等,共计39条,见表2。表2 二级河道统计表序号河名河道基本属性情况备注起点止点长度(公里)规划
7、最低底宽(米)规划控制总宽(米)1七浦塘阳澄湖长江48.0040-60115-135跨县市(苏-昆-常-太)2元和塘常熟护城河苏州外城河北线39.0040-60105-125跨县市(苏-常)3娄江苏州外城河东线青阳港53.1040-60115-135跨县市(苏-昆)4杨林塘阳澄湖长江46.4040-60115-135跨县市(太-昆)5浏河张家港长江24.0080-100120-180跨县市(太-昆)6张家港望虞河浏河34.3040-60110-130跨县市(常-昆)7盐铁塘望虞河省界51.0015-
8、3080-95跨县市(常-太)8永昌泾漕湖济民塘14.704085位于苏州9朝阳河十字洋河蠡塘河6.2140-60105-125位于苏州10浒光河(下淹湖以西段)太湖下淹湖2.8040-6060-125位于苏州11外城河南线外城河西线外城河东线3.1340-60105-125位于苏州12外城河北线外城河西线外城河东线3.1340-60105-125位于苏州13苏申外港独墅湖淀山湖10.5040-60110-130位于苏州14金墅港太湖浒光河6.804050-85位于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