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600840
大小:7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9
《浮力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浮力》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忻州市第十二中学马志勇一、教材分析 1.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与是难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2)知道浮力的方向。(3)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4)知道浮力的应用。2
2、.过程和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2)通过收集,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浮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初步建立应用浮力科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意识。三、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
3、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作为自然科学的规律课,教材的编写思路一般是 无论从方法论的角度还是对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信息的分析,都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开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探究中学习”。这节课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并
4、辅以电教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已列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初中物理教学目的之一,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中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五、教学程序(拟分两课时讲解)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
5、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讲授新课: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浮力概念的建立(分三步)第一步:演示实验1:白色乒乓球在液体中缓慢上浮(乒乓球内注入适量的水,容器可用大量筒)设问并讨论乒乓球上升的原因,并说明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说明:动态观察、创设情景、激发思维)演示实验2:金属块在水中下沉问题一:浸在水中的
6、金属块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针对学生思维障碍提出问题,进一步激发思维)问题二:如何判定金属块是否受到向上浮力的作用?学生讨论方案,教师演示托力的测量法,类比得出测浮力方案。第二步:演示实验3:用弹簧秤分别测出金属浸在水中、煤油中的浮力。第三步:归纳得出浮力的初步概念,指明“浸在”的涵义。指明浮力的单位——牛顿。说明:从“浸没”到“浸在”,从水到其它液体,改变实验条件,异中求同比较,提供归纳素材。通过归纳,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初步归纳能力。3.浮力的大小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学生通过“想想做做
7、”,找出获得最大浮力的办法。教材图13.5-2实验的基本器材,通过手压易拉罐的方法,体验易拉罐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水中的深度的关系。通过这个“想想做做“的内容为探究活动做铺垫。4.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阿基米德原理(分四步)第一步:根据称量法测浮力的演示,猜测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利用尝试性实验排除无关因素。从力的三要素角度提出,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运用演绎法:因为浮力是一种力,而力具有三要素)类比:手对物体施加的托力的大小跟施力物体(手)有关,那么,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有关呢?学生猜
8、测可能因素:深度h、物体的密度ρ物、物体的形状、空心与实心、浸入液体的体积V排等。问题一:这些因素是否都会影响物体受到的浮力呢?我们用什么方法去检验它呢?(引导学生提出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问题二:请设计一个检验F浮与深度h有否关系的实验,并上台演示。学生实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分析,所设计的实验研究的目的、控制的条件分别是什么。(学生实验探索并演示,可能出现两种意见:)A:将弹簧秤所挂的橡皮泥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的示数逐渐减少,证明F浮与h有关,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B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