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表

矿井、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表

ID:14589588

大小:47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29

矿井、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表_第1页
矿井、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表_第2页
矿井、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表_第3页
矿井、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表_第4页
矿井、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井、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矿井(露天)、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表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局、矿)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局、矿)技术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2004年月日生产矿井(露天)选煤厂核定能力汇总表表1企业性质2003年末可采储量矿井设计能力2003年实际产量2003年核定能力备注按大中小煤矿分类合计矿井小计其中≥120万t/a>30-<120万t/a≤30万t/a露天矿小计其中≥400万t/a>100-<400万t/a≤100万t/a按隶

2、属关系分类中央直管企业所属煤矿原国有重点煤矿司法系统所属煤矿原地方国有煤矿合计其中省属煤矿专(市)属煤矿县(市)属煤矿其他煤矿乡镇煤矿按大中小选煤厂分类选煤厂选煤厂设计能力合计其中≥120万t/a>30-<120万t/a≤30万t/a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直管企业、司法系统应分别填报此表,各公司(局、矿)也应填报此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矿井(露天)生产系统能力核定汇总表单位:万t/a表2序号矿井名称2003年末可采储量矿井设计能力1997年矿井核定能力2003年矿井实际产量2003年矿

3、井生产系统能力最终核定能力主井提升副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采场地面生产系统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合计一矿井计1***矿其中:***井***井2***矿其中:***井***井二露天计剥采比铁道运输公路运输胶带机电铲轮斗铲推土机排土机1***露天2***露天注:1.各公司(局、矿)均填报此表2.凡取得煤矿生产许可证的矿井均填报此表二OO三年末矿井(露天)储量表单位:万t表3项目地质储量可采储量2003年核定能力剩余服务年限备注合计其中:A+B+C(1)(2)(3)(4)(5)(

4、6)(7)总计矿合计1、井(1)生产水平(标高)(2)延伸水平(标高)(3)扩区增加储量2、井(1)生产水平(标高)(2)延伸水平(标高)(3)扩区增加储量说明:1.各煤矿均填报此表;可采储量计算严格按照《生产矿井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办法规定》;2.剩余服务年限=3.矿井储量备用系数1.2~1.4;露天储量备用系1.0~1.2矿井(露天)概况表表4一般情况一般情况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内容备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内容备注(1)(2)(3)(4)(1)(2)(3)(4)1建井起始时间15灰分%2矿井投产时间16硫分%3矿井设计能力万t/a17煤层倾角(°)4设

5、计服务年限a18可采煤层平均厚度m5达产日期192003年末可采储量万t6矿井扩建起始日期20开拓方式7扩建规模(扩前/扩后)万t/a21煤层生产能力t/m28井田面积km222采煤队个数个9井田走向长km23采煤机械化程度%10井田倾斜长km242003末职工总人数人11矿井地质条件分类25其中:原煤生产人员人12矿井煤尘爆炸危险、水害等级26回采人数人13矿井瓦斯等级级27掘进工人人14煤种说明:各煤矿均填报此表。矿井主井提升能力核定表表5序号项目单位**井**井**井**井文字说明(1)(2)(3)(4)(5)(6)(7)1井筒长度m主井

6、提升公式:式中:P—每年提升煤量(万t/a)Q—每次提升煤量(t/次)T—每提升一次循环时间(s/次)K1—提升不均匀系数有缓冲仓的矿井,不均匀系数取1.1;无缓冲仓的矿井,不均匀系数取1.2;≥2.0m直径的数控绞车,日提升时间18h提升高度m直径m2绞车绞车详细型号卷筒直径×宽度mm×mm钢丝绳最大速度m/s电动机功率kW3提升容积箕斗容积t罐笼层数层每层罐笼装车数辆矿车规格t4计算数据提升一次循环时间Ts/次每提升一次煤量Qt/次采用的提升不均匀系数K15核定提升能力(提升煤量)万t/a697年核定提升能力万t/a说明:各煤矿(井工开采)

7、均填报此表;本表适用于采用箕斗、罐笼、串车方式提升的主提煤井。矿井副井提升能力核定表表6序号项目单位**井**井文字说明绞车1绞车2绞车3绞车41主技术特征(1)(2)(3)(4)(5)(6)(7)绞车详细型号副井提升公式:式中:P—副井提升核定能力(万t/a)R—矸石占产量的比重(%)C—每次提矸石重量(t/次)t矸—提矸石一循环时间(s/次)M—每吨煤用材料比重(%)N—每次提材料吨数(t/次)t料—下料每次提升循环时间(s/次)D—下其他料次数(次/班)t其他—下其他料每次循环时间(s/次)t人—每班上下人总时间(s/班)公式基础:按设计

8、规范规定副井每班最大净工作时间不宜超过5小时,计算下人、提矸、下料时间的规定;1.升降工人时间按工人下井时间1.5倍;有综采的矿按1.6~1.8倍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