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外语教学理论在视听说课上的运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外语教学理论在视听说课上的运用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思维能力 科研能力 SSBI 多媒体技术 论文摘要:本文作者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为教学目的,借助SSBI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来完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视听说教学活动,以期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故本文旨在探讨外语教学理论在视听说课上的运用。 一、引言 视听说课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提高学生外语水平的综合课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视听说课程的描述是: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运
2、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1]。视听说课虽然是一门传统课程,但由于没有固定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定及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运用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空间。本文主要谈谈外语教学研究理论在视听说课上的运用,旨在运用理论来促进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 1.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新《大纲》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外,还要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
3、要。在2006年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SteveKulich教授也强调21世纪将是中国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的时代。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使学生终身受益[2]。文秋芳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其中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跨文化能力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为此,教师应选择涉及跨文化内容的教学节目,并从文化视角切入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策略能力及跨文化能力。以下以《希望英语杂志》中一个关于中国新年和西方圣诞节的短片为例。 (1)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包括实施语言功能的能力和社会语言能
4、力。交际功能可以由多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如片中使用陈述句直接说明“OryoucouldalsosayHappyNewYear”;或用反问句说明“Don’tyourchildrenwritea‘thank-you’note?”。社会语言能力指对具体语境决定语言使用规约的敏感程度,包括语言变体如“andtheywent...”,“went”即said的意思;语体风格,指由交际双方的关系所确定的话语风格,如,Hi,welcometodayto“let’stalk”.这句话很随意,拉近了主持人和观众的距离。 (2)策略能力3 策略能力包括补偿能力和协商能力。当交际者一时想不出要使用的语言
5、时,可以用well,er,letmesee,youknow等会话填补词赢得思考时间;也可以用同义词或类别词来代替,如hopping等同于下文中的visiting。协商能力中,可以用声调和反意疑问句表示肯定,如:Don’tyourchildrenwritea“thank-you”note?要求澄清,常用的语言有“Huh?”“Ibegyourpardon?”“Doyoumean...?”。 (3)跨文化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中美赠送礼物的文化区别,以提高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片中提到美国朋友间送生日礼物,送的人一进门就说“这是给你的,祝你生日快乐”,而过生日的人毫不客气,高兴地说:“
6、哦,正是我想要的!”观后短片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讨论并总结中美赠送礼物模式的差异:中美在礼物选择上有同有异,但传统上中国人不讲包装,“酒好不怕巷子深”,而美国人很小的东西都精心包装;中国人是在临走时送,并且大多时候不好意思提及,受赠者也要在推让一番后才“勉强”收下,还要想着以后回赠什么才合适,因为这里涉及面子问题。而美国人是在一见面就赠送,并且要正式提及,而且受赠者也不应推辞,而应该高兴地接受,并表示感谢,因为这是友谊的象征,当然不能推让不接受了,不一定要回赠什么,但礼貌上要写个卡片或短信表示感谢,这一点在中国文化中却没有相应的体现。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和科研能力 新《大
7、纲》强调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有意识地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课程的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对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要采取鼓励和宽容的态度”。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可选用主题有争议性且贴近生活的内容,如CNN中的一个节目“如何说不”,探讨是否应该拒绝别人,怎样拒绝才有效;FOX的一个人物访谈中采访《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谈论“智商”、“情商”之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