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氮防灭火实施方案

注氮防灭火实施方案

ID:14578976

大小:7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9

注氮防灭火实施方案_第1页
注氮防灭火实施方案_第2页
注氮防灭火实施方案_第3页
注氮防灭火实施方案_第4页
注氮防灭火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注氮防灭火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井下移动式防灭火注氮系统实施方案一、实施背景综采放顶煤开采方法是当今我公司15#煤层的主要采煤方法。与分层开采相比较,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采煤工作面的单产,而且还能降低吨煤掘进率和工作面的搬家次数,降低吨煤成本实现高产高效。但从防治采空区自然发火的角度来看,由于综采放顶煤工序较多,推进速度相对较慢,回采率较低,采空区丢煤较多,漏风空间较大等,这些因素都明显增加了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危险。而综采放顶煤开采所形成的采空区空间体积较大,使得注粉煤灰浆、喷洒阻化剂等防灭火措施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二、目的和任务注氮防灭火技术是防治综放

2、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氮气比空气轻,所以当氮气注入采空区后,不但可以向上浮动而且可以向四周扩散并充满整个采空区,降低采空区的氧气浓度,从而达到抑制采空区自然发火的目的。三、实施方案依据11采用注氮防灭火技术防治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首先要掌握采空区的“三带”分布状况,它对于选择合理的注氮防灭火工艺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求我们在实施注氮防灭火工作之前,首先要观测分析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开采区域的采空区“三带”分布规律,从而相应地做出注氮防灭火工艺设计,使氮气注入到采空区最容易自然发火的区域,并且形成合理

3、的氮气惰化带,达到抑制采空区自然发火的目的。3.1采空“三带”分布规律3.1.1、采空区“三带”概述对于非充填采空区的回采工作面来说,随着工作面向前推移,切顶线之后附近的采空区顶板逐渐开始垮落,在这一范围内形成比较松散的冒落区,因而漏风比较严重。这一区域内的浮煤在氧气的作用下开始发生氧化反应,并释放出微量的热量。但由于该区域漏风量较大,氧化所产生热量的绝大部分被风流带走,因此无法积聚,从而不能发生自然发火。这一区域就是通常所说的“散热带”。随着工作面的继续推移,这些松散的冒落区也逐渐被压实,其间的漏风通道减小,漏风量亦

4、随之减小。此时的漏风,一方面携带着足够的氧气供给浮煤,保证浮煤氧化的继续进行,另一方面适量的微风已不能过多地带走氧化所生成的热量。这样氧化热可以不断积聚,反过来又为浮煤的氧化提供了能量,加速浮煤的氧化,使煤的氧化反应不断地加速,最终发展到加速氧化和激烈氧化阶段,直到出现明火燃烧现象。这一区域就是“氧化带”。“氧化带”再往里延伸,冒落区已基本压实,漏风也基本消失。漏风流经“氧化带”时,其中所含的氧气已大大消耗,再加之只有很少一部分漏风能抵达这一压实区域。因此,这一区域内的遗煤由于漏风供氧不足而处于窒息状态。为此这一区域被

5、称为“窒息带”。如下图所示。113.1.2、采空区“三带”划分“散热带”与“氧化带”之间的主要区别主要是看漏风量的大小能否形成聚热条件,如果漏风量过大,破坏了聚热条件,则处于“散热带”范围。如果漏风量适中,具备了聚热条件,则处于“氧化带”范围。因此“散热带”与“氧化带”之间的界线应以漏风量作为主要指标来划分。在实践中我们通常选取O2浓度>18%作为“散热带”的划分范围。“氧化带”与“窒息带”之间的主要区别是看浮煤周围的氧气浓度能够否满足采空区浮煤氧化的需要,这就有一个临界氧浓度的概念(即能够使浮煤氧化自燃的最低氧浓度值

6、)。如果浮煤周围的氧气浓度高于临界氧浓度,浮煤的氧化就能够持续进行,此时则处于“氧化带”范围。反之,如果浮煤周围的O2浓度低于临界O2浓度,浮煤的氧化就会因缺氧而停止,此时则处于“窒息带”范围。因此,确定“氧化带”与“窒息带”的划分范围应以临界氧浓度为主要指标进行划分为宜。在实践中我们通常选取18%≥O2浓度≥10%作为“氧化带”的划分范围。以O2浓度<10%作为“窒息带”的划分范围。3.1.3、采空区“氧化带”自燃危险分析11众所周知,采空区浮煤氧化自燃,必须同时具备以下4个条件:①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②具有连续不断

7、的供氧条件;③具有持续的蓄热环境;④氧化时间超过自然发火期。而采空区“氧化带”则存在自然发火的危险性。采空区“氧化带”是指具有一定量的浮煤、氧气浓度大于临界氧浓度的区域。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氧化带”的含义:“氧化带”区域具有浮煤氧化自燃的条件,但并不一定会自然发火。因为煤的自燃还需要经历一个缓慢氧化蓄热和氧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发火期。当工作面以推进速度V向前推进时,工作面后部采空区中某一点也以相同的速度远离工作面,这个固定点要在一定的时间(т)内依次经过采空区“散热带”和“氧

8、化带”进入“窒息带”。如果开采煤层的最短自然发火期为тmin,则当т>тmin时,则时间超过了自然发火期,采空区中这个固定点仍位于“氧化带”内,因此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危险性较大;当т<тmin时,则在自然发火期内工作面后部采空区中这个固定点已经进入“窒息带”,所以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性较小。因此加快综放面的推进度,使工作面后部采空区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