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对策 林家健 国际贸易论文

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对策 林家健 国际贸易论文

ID:14574940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对策 林家健 国际贸易论文_第1页
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对策 林家健 国际贸易论文_第2页
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对策 林家健 国际贸易论文_第3页
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对策 林家健 国际贸易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对策 林家健 国际贸易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际贸易》课程论文2010年第二学期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对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班级:08电子商务2班姓名:林家健学号:200830780214指导老师:张丽娟日期:2011年6月21日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对策摘要:近年来,我国大豆出口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大豆对外贸易存在生产成本高、政策保护不足、单产水平低和销售困难等问题,提升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竞争力必须关注市场区位、质量问题。 关键词:贸易现状出口贸易发展建议  我国作为大豆的原产地,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然而,由于对大豆重视不够,大豆种植科研投入不足,使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萎缩,单产增长缓慢,总产量也一

2、直徘徊不前。近年来,大豆进口量快速增加,2000年已突破一千万吨,超过当年世界大豆贸易量的四分之一,成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相对进口而言,我国大豆的出口不增反降,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百万吨以上下降到20世纪初的二十万吨。总之,我国大豆出口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大豆贸易的现状(一)国内产量保持基本稳定从大豆生产在全球的分布来看,美国、阿根廷、巴西和中国是主要的大豆生产国,这四个国家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82%(高詹,2009)。但是,中国的产量所占比例很低。据统计,仅占世界产量的7%左右。相比于以上三国,产量存在很大差距。表-1显示出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豆产量基本保持稳定。

3、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09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450万吨,2000—2009年,年均产量1593万吨。(二)进口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中国进口大豆在过去的15年间发生了巨变。1995年以前,我国还是一个大豆净出口国。1996年以后,就成了大豆净进口国。而最近三年,我国已经变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而且进口量远远超过国产量(见表-1)。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09年中国大豆的进口量是4200万吨。从1995年的29.8万吨激增至2009年的4200万吨,增加了141倍,年均增加9.4倍。中国进口大豆的来源地过于集中,外贸依存度过高,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与阿根廷,2008年以上三国的流入

4、量占中国流入量的98%。(三)外商投资企业目前基本上控制我国大豆进口和加工产业自从2004年以来,由于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大幅的波动与国内多数油脂企业经营不善的状况,国外粮商以参股或控股等方式并购了国内油脂压榨企业,基本上控制了我国大豆进口和加工业。据黄埔海关分析,现在广东省大豆产业的外来投资者大都是跨国粮商,他们投资广东省大豆加工业是以销售“洋大豆”为前提。如ADM收购了华农集团湛江油脂厂30%的股份,却取得了其70%的原料采购权(龙开胜等,2009)。这样,跨国粮商通过参股等方式来获得进口大豆的话语权,并把我国大豆加工业作为变现国际贸易利润的一个环节。我国大豆出口的优势与劣势 (一)从

5、优势方面看,主要有:   1 有一定的资源优势。我国大豆的资源优势体现在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两方面。从土地资源情况看,大豆在我国的分布很广,除青海外,全国各省市都适合大豆种植,其中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的自然环境优越,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大豆的地区之一。2001年这两个地区的种植面积已达1.18亿亩。从劳动力资源角度看,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据农业部统计,到2006年底我国农业的剩余劳动力为1.8亿左右,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能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服务贸易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因此,我国大豆的生产、加工都有比国外更有利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2 有一定的质量优势。我国大豆具有高蛋白和低含油优势

6、,蛋白质含量一般比国外大豆高两个百分点,而含油率则低两个百分点。目前,我国东北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种植高蛋白大豆,为高蛋白大豆的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绿色、有机、非转基因是我国大豆突出的质量优势,发达国家正大力发展大豆植物蛋白替代肉类动物蛋白,而且对食用非转基因大豆的需求较大。欧盟、日本和韩国正努力寻求非转基因大豆的进口。仅日本每年用于食品加工的非转基因大豆就达94万吨。而且几乎都靠进口。2005年我国对日、韩的非转基因大豆出口高达21.6万吨,充分证明我国大豆的质量优势。近年来,我国已培育成功一批高油、高蛋白、高产的“三高”优质大豆品种,只要实现优质品种的推广和成片种植,我国大豆的国际

7、竞争力也将随之提高。   3 有一定的产量潜力优势。我国大豆的产量优势包括总产量的稳固增长和单位产量提升潜力大两方面,从产量方面看,我国大豆的产量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970多万吨,到2000年上升到1500多万吨,近几年也呈上升趋势,2005年总产量达1690万吨,仅居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排名世界第四。2006年为1700万吨,仍保持世界第四的地位,产量一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在单位产量方面,我国大豆目前的单产水平虽然低于美国、巴西和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