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大《中外教育史》期末作业考核附答案

东师大《中外教育史》期末作业考核附答案

ID:14572844

大小:40.0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9

东师大《中外教育史》期末作业考核附答案_第1页
东师大《中外教育史》期末作业考核附答案_第2页
东师大《中外教育史》期末作业考核附答案_第3页
东师大《中外教育史》期末作业考核附答案_第4页
东师大《中外教育史》期末作业考核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师大《中外教育史》期末作业考核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期末作业考核《中外教育史》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墨子名翟,鲁国人,春秋战国时杰出的思想家、卓越的政治家、躬行实践的伟大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政治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主张“尚贤”,反对任人唯亲。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2、学而优则仕答: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进一步推行仁义)3、万木草堂答:位于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著名学堂。4、夸美纽斯答:17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

2、程碑式的人物。5、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答: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提倡的新文化 新思潮。6、帝国大学答:简称帝大,是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帝国,在其本土和殖民地上的中心城市所建立的,象征国家最高荣誉并具有浓厚帝国主义色彩和军国主义性质的,全国最顶尖的实施高等教育、从事科学研究的九所国立综合大学的统称。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1、我国古代私学的兴起、特点和意义是什么?答:私学的兴起:(1)、士阶层的崛起春秋时期是私学的兴起阶段,战国时期是私学的繁荣阶段。私学的兴起与士阶层的崛起有关。(2)、养士之风盛行王公大人和卿大夫都能“礼贤下士”,实行“尊贤”的

3、政策。采用“选士”和“养士”的办法搜罗人才。(3)、百家争鸣养士之风盛行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和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形成。代表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不同利益的学派,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因此出现了诸子蜂起,学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学术空前繁荣局面。特点:学以致用,学海无涯。意义:1、私学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在保存、传递、发展和提高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道德水平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由国

4、家垄断教育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学术下移运动,以及百家争鸣时代的来临。3、私学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和具有各种专长的学者、教育家和政论家,对加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4、私学的产生和发展使得私人办学形式一直保持下来,许多私学大师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了积极研究和探讨,为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我国古代有哪几种选士制度?请分别作简要介绍。答:(1)、察举制兴起于汉代,为推荐制度,由地方官员考察本地优秀人才推荐给朝廷供朝廷任用,其标准为“孝廉”,即推举孝顺、公正两种品

5、质的人才,这种制度由于受地方大族的影响,举荐的人多是地方大户的子弟,形成了累世公卿的地方势力(2)、九品中正制始于曹魏兴盛于南北朝,为推荐评选制度,由中正官对推荐人选评级,一共有九个等级,又叫九品官人法,评完级别之后,国家按照人的品级(人品)授予相应的官职(官品),由于中正官大多由名门望族中人担任,这个制度实际上是维护门阀士族统治的(3)、科举制兴起于隋朝并在其后历代逐步完善,为考试选拔制度,历代考核的内容不完全相同(如唐代还考诗歌),但是主要以儒家经典思想为主,由于科举制的兴起,以血统维系的门阀士族逐渐崩解,新兴的科举士族崛起,这个制度在古代保证了社会阶层的流

6、动性,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重要贡献.2、简述“百日维新”教育改革的内容及意义。答:内容:(1)举办京师大学堂(2)所有书院、祠庙、义学及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  (3)各省设高等学堂,府城设中学,州县设小学  (4)鼓励私人开办学堂 (5)设立翻译、医学、农、商、铁路、矿、茶务及蚕桑速成学堂  (6)派遣皇族宗室出国游历,挑选学生到日本游学  (2)废八股文、乡试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  (8)设译书局  (9)颁发著书及发明给奖章程,保荐格致人才 意义: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接维新派提倡新

7、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功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4、泛爱主义教育思想的主张。 答:泛爱主义教育是18世纪后期在德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因其主要代表人物J.B.巴泽多所创办的泛爱学校而得名。当时德国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在文化领域展开了反对封建思想束缚的狂飙突进运动。泛爱主义教育的出现便是这一思潮在教育上的反映。  5、简述日本《教育敕语》主要内容

8、及其影响 答:教育敕语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