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减及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

衰减及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

ID:14571862

大小:68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9

衰减及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_第1页
衰减及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_第2页
衰减及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_第3页
衰减及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_第4页
衰减及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衰减及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二衰减及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一、实验目的⒈了解衰减器和网络匹配的特点。⒉学习常用衰减器和匹配网络的设计方法。⒊学习精确阻值电阻的制作。二、原理与说明⒈衰减器的主要用途在信号源与负载之间插入衰减器,使信号通过它产生一定大小或可以调节的衰减,以满足负载或下一级网络在正常工作时对输入信号幅度的要求。常用的衰减网络结构有倒L型、T型、П型和桥T型等几种。⒉常用衰减器的衰减量有连续可调和按步级衰减两种衰减器的衰减量,即衰减倍数可直接用输入、输出电压比表示,也可以用它的dB数表示。图2-1和图2-2所示为两种按分压器原理工作的衰减器,其中图2-1所示是一个电位器,它的分压

2、比连续可调;图2-2是一种按规律衰减的步级衰减器,这两种衰减器都可等效成倒L型网络,输入特性阻抗和输出特性阻抗不等,且随衰减量的不同而变化。此类衰减器常用在对匹配要求不高的场合,并且要求负载电阻越大越好。图2-1图2-2⒊对称网络衰减器当要求衰减器的插入不改变前后级匹配状况时,常采用如图2-3所示T型或П型对称网络衰减器。这类对称网络的特点是输入、输出特性阻抗一致且不随衰减档级而变化。5(a)(b)图2-3若衰减器的电压衰减倍数和特性阻抗给定,则元件参数可由(2-1)式或(2-2)式决定。对П型衰减器有(2-1)对T型衰减器有(2-2)图2-4用多个相同的衰减器

3、级联可构成一个步级衰减器,如图2-4所示。由于其中两个并联可用一个5/2来等效,因此还可以用图2-5所示梯形电路构成衰减器。由于是对称网络,级联后输入输出特性阻抗不变,而总衰减量为各级衰减量相乘或dB数之和。图2-5⒋倒L型网络衰减器当前后级或信号源与负载网络不匹配时,可以插入一倒L型网络,使之成为匹配传输网络(倒L型网络本身是衰减器,因此在匹配的同时也产生衰减)。如图2-6所示,设信号源内阻为,负载电阻为,而倒L型网络特性阻抗和与、之间的关系,由(2-3)式和(2-4)式决定。图2-6(2-3)(2-4)由于,故如果,应将一端与相接,一端与5相接。因此,由和,

4、解得(2-5)(2-6)三、预习要求⒈用倒L型网络设计一匹配器。如图2-6所示,其中,,计算各元件值。⒉设计一衰减器,它由两级П型对称网络级联而成,特性阻抗,如图2-7所示。一级衰减量为5dB,另一级衰减量为10dB,确定各元件值。⒊自拟表格,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中。图2-7四、设计任务⒈按预习时设计的结果,制作各种阻值的电阻(阻值必须准确,取四位有效数字):可选用比计算的电阻值略低的标称值系列碳模电阻,用刀刮电阻的碳模层,同时用电桥测量其阻值,直至达到要求为止。按图2-6、图2-7完成制作匹配器、衰减器的电路连接。⒉将按图2-6制作的匹配网络插入、的信号源和的负

5、载之间,测量其衰减量以及信号源发出和负载吸收的功率。⒊将按图2-7制作的衰减器插入、5的信号源和负载电阻之间,分别测试和时各级衰减量、输入阻抗。五、设计报告要求⒈整理设计过程和测试结果。⒉计算插入匹配网络后,负载吸收的最大功率,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计算插入匹配网络后电路的效率。⒊将测量的各级衰减量、输入阻抗与理论值进行比较,计算其误差。⒋得出结论,并写出设计与测试报告。六、实验设备⒈YB1693型函数发生器一台;⒉AS2294D型双通道交流毫伏表一台;⒊DT9205型数字万用表一块;⒋D26型功率表一块;⒌碳膜电阻一组;⒍导线若干。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